心脏神经官能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出现这几种疼痛症状不能忽视是心脏某 [复制链接]

1#

小病小痛在我们生活算是比较常见的,可能是因为累着了,也可能是夜里睡觉没睡好等等。但是有些疼痛,你还是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对于心脏的保养以及疾病预防治疗尤其要重视。日常生活中,心脏给我们发出的警告,尤其要注意,提前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更好地保证身体的健康。

心脏疼痛可能是以下疾病的预兆:

1、由于运动引起心脏疼痛,这意味着上腰椎或胸椎的脊椎间盘脱出。

2、在饭后突然感到心闷痛,这说明你可能患胰腺炎、胆结石炎或胃溃疡。、

3、你通过进食而使心脏疼痛有所减轻,有可能患的是十二指肠炎。

4、你进食时心脏疼痛越来越加剧,则可能患有胃粘膜炎。

5、胸前区疼痛主要是因为供血供氧不足引引起的,以疼痛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些糖尿病患者虽然心脏有问题,但是却并不会表现出胸痛的症状,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胸闷、乏力也需要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无胸闷的症状,主要因为患糖尿病以后,他的神经末梢病变,出现神经炎,对于疼痛的传导不敏感,所以很多时候不会感觉到疼,容易耽误病情。所以,当感觉到胸闷时,应想到是否存在心脏问题,疼痛和胸闷是心肌缺血的信号。

6、心悸(心搏过速)现象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则可能患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或贫血等疾病。

心悸是指自觉心跳比平时快,并心前区有不适感。有人说心悸就是心慌,没事跟做了贼一样心里发慌,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年轻人当心心肌炎,中年人当心冠心病。有心悸症状时首先要明确诊断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往往会延误可能是重大疾病发出的信号。通常的检查是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引起心悸的原因很多,大体可见于以下几类疾病:

1、是心血管疾病:心悸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多种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都会产生心悸。青少年、中老年人心悸,活动后加重,或伴有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的,多属心血管类疾病。

2、是非心血管疾病:不是心血管疾病的人也会有心悸的症状,比如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热等疾病以及胸腔积液、气胸、肺部炎症、肺不张、腹水、肠梗阻、肠胀气等都可能会有心悸的症状。

3、是神经因素;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为常见,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惊恐或过度兴奋、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心悸。如经常失眠、心悸、头晕的病人,应到神经内科就诊。更年期女病人,经常心悸,在排除其它疾病后,亦应到神经内科就诊。

4、是药物引起:心悸还可见于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阿托品等药物后出现。

5、是内分泌疾病;心悸伴消瘦、多食、多汗、易怒、手颤的病人,应到内分泌科就诊。原有糖尿病史,出现心悸伴出汗等症时,应去内分泌科就诊。

6、是血液问题:如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等出现心悸伴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的病人,应到血液科就诊。

此外,一些生理性原因也会引起心悸。如常人在剧烈体育活动或情绪激动之后以及大量饮用咖啡、浓茶、可乐和大量吸烟之后。这种心悸只要尽快改变外界环境症状便可消失。

延伸阅读:

心律失常。健康的成人心跳每分钟为70-80次,一般在60~次范围内也属正常。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加快、过慢或心跳不规则,称为心律失常。各种心脏病(如心肌炎、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大量失血、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急性颅脑病变以及某些药物的*性作用都可引起心律失常。

过早搏动。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发作较多时可有心悸、心跳感突然加重或心跳暂停感,早搏较多时,可在每正常心跳后再现一次。一般早搏不需治疗,但如反复多次发生则应进行治疗。窦性心律不齐。多数为迷走神经张力改变的结果,在儿童与青年中较为常见。窦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跳每分钟达-次,一般不超过每分钟次,多数为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之一。窦性心动过缓。发作时心跳每分钟常低于60次,多数为迷走神经兴奋的表现之一。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的一种。其特点为反复发作,突然停止。发作时心跳每分钟~次,发作时间为数分钟或数小时,有时持续一二天。有的几年发作一次,有的一日发作数次。此外,还有心室颤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甲状腺功能亢进。在近期食量没有减少的情况下体重却明显下降,又出现心悸现象,则可能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张力亢进、心搏增强所致。高热、低血糖、贫血、妊娠,均可使心搏增强,心率加快,心输出血量增多,从而出现心悸症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