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养肾先养脾健康永相随五 [复制链接]

1#

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被称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被称为“后天之本”。在病理上,肾与脾胃是相互资助、相互依存的。肾的精气依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而脾、胃转化水谷精微,则必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之说法。养肾先健脾胃,脾胃功能上去了,身体自然就会更强壮。

反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如果十二指肠内容物经胃、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苦味物质,称为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多由于贲门功能不全和胃功能障碍逆蠕动致酸性胃液反流至口腔。反酸只是症状,并非一种疾病。治疗原则应首先消除病因、合理控制和缓解症状。那么都哪些因素会导致反酸?

(1)饮食习惯。可以说饮食方面因素占所有原因中的绝大部分,如果日常饮食安排不合理或者是不科学,同时有各种不良饮食习惯的话,都有可能会影响肠胃健康,出现反酸的现象。

(2)遗传因素。反酸主要是胃酸分泌过多,胃酸分泌不是直接属于遗传病,但遗传可以让人的体质不同,不同体质胃酸分泌的水平是不一致的,对胃酸过多的影响不容忽视。

(3)肠胃疾病。常见的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可促使胃酸增多。如果拖延不治,也会出现反酸的症状。

下面小编为大家普及一种治疗反酸的良药~香砂养胃丸。

1.“香砂养胃丸”,专治胃反酸

清代名医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

由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制半夏、(醋)香附、炒枳实(炒)、豆蔻(去壳)、姜厚朴、广藿香、甘草12味药物组成。

本品为亮黑色的浓缩丸,气微,味辛、微苦。

温中和胃。适用于胃阳不足、温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反酸、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等症。

口服,浓缩丸每次8丸,每日3次。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就会导致水谷、水湿运化、输布失常,从而导致痰湿化生,痰湿上渍于肺,壅遏肺气则会出现咳嗽咳痰。所以,又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

香砂养胃丸组方是以益气健脾、理气化痰的基础方“香砂六君子汤”为主,在其配方中,则又添加了枳实、厚朴、香附、豆蔻、藿香等中药,加强了行气、温中、化湿的作用,比香砂六君丸的药性更温热一些,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胃部不适或隐痛、反酸,不思饮食等症状。

香砂养胃丸中的白术、茯苓等、甘草健脾益气,陈皮、半夏、木香、积实、厚朴、香附疏肝理气,藿香、砂仁、豆蔻芳香化湿,温中和胃。诸药合用,虚实兼顾,升降相协,脾胃之性,恰中病机。所以,香砂养胃丸可用于浅表性胃炎的治疗。

另外,因脾胃虚寒引起恶心反酸时,服用香砂养胃丸时可用姜汤送服,能进一步加强降逆止呕的功效。

近年来,香砂养胃丸还有许多新功用:

①呼吸道感染:在常规抗炎和抗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香砂养胃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可提高疗效,促进机体恢复。

②老年性肠功能紊乱及胃神经官能症:口服香砂养胃丸每次4.5克,每日3次,待大便基本正常后,每日服两次或隔日服两次,以巩固疗效。该品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改善食欲,促进肠道积气排出,故能芳香健胃,驱风行气,治疗肠功能紊乱。

③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该品对胃黏膜的溃疡面有保护作用,并可使溃疡愈合,且有解痉镇痛作用。

④胃大部分切除后的胃痛、呕吐、纳呆等:服用香砂养胃丸最好用温开水,并且服用期间不要吃生冷食物,因为生冷的东西能加重寒湿,不利于药效发挥,同时该药芳香温燥,如果出现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等热证则不宜服用本药。

以上是香砂养胃丸的一些功用。可见,香砂养胃丸对一些胃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然而,人们也常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所以,只有积极配合治疗,合理调整饮食,才更有利于胃病的康复。

①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②胃阴虚者不宜用,主要表现为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

③哺乳期妇女谨慎使用。

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香砂养胃茶(附上)

木香、砂仁、广藿香各3克。

①将以上药物一起研成粗末,制成茶包。

②将制好的茶包放入保温瓶或茶壶中,并冲入适量沸水。

③加盖静置20分钟即可。

每天1剂,以味淡为宜。

在制作这款香砂养胃茶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广麝香的用量切不可过多,以3~9克为宜。而且,无论是“香砂养胃丸”,还是用木香山、砂仁和藿香所制成的药膳、茶汤以及茶水,都只适用于寒湿中阻所致的呕反酸之症。

本章节精选的内容旨在弘扬传播养生相关的保健知识和疾病预防信息,维护大众健康,部分内容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医的原则是辨证施治,调养讲究一人一方,因个人体质不同,养生调理的方法也各有千秋,文章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深入了解和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医生及医学人士。因编辑人员有限,难免有疏漏出错之处请诸位读者校正指导,衷心感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