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常出汗肯可能暗藏这4种疾病
但有些时候,你都不怎么动,还会出很多汗,这点就让人非常困惑了。大量流汗多少会给生活添了麻烦,有时晚上睡觉,汗湿了背,还会睡不着,甚至有的汗多,是身体疾病发出的信号。
首先,我们身体的皮下组织都是汗腺,汗腺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排汗,来平衡身体过高的温度。正常出汗,一般是受天气和运动的影响。当室外温度高于体温时,在太阳的强烈照射下,如果你走在外面,会出很多汗,甚至衣服也会湿。
其次,运动时出汗是正常的。多运动,多出汗,有助于排出体内*素,通经活络
以上是正常的出汗情况,如果是这两种情况出汗,都不需要过于担心。
如果不是以上两个因素引起的出汗,则代表属于出汗异常,可能是人的身体有问题。
有人可能会问:出汗与甲状腺功能有关吗?
答案是:有一定的关系。
持续出汗,可能是因为甲状腺的活动过度活跃的缘故。
甲状腺调节能量的生成,过量分泌甲状腺荷尔蒙的话,有加速人体的代谢机能,引起出汗的可能性。
除了甲状腺引起的异常出汗外,以下四种疾病,也都有出汗的表现:
低血糖症:英国糖尿病学会的专家表示,当我们进食时,我们的身体会分泌胰岛素,来调节血糖。
当饥饿无法忍受时,血糖会刺激肾上腺素的释放,导致人体进入应激模式,所以就会出汗。
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出汗,以更年期潮热为代表。
进入更年期,激素水平下降,会伴有和体温、运动无关的出汗,患者总觉得浑身湿透。天气炎热时,体育锻炼或焦虑时,都会加重。
突发性心脏病:患者除了无缘无故出汗外,还会出现胸痛。
这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早期预警信号,是血管迷走神经反应过度,心率和血压下降。
药物副作用:突然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口腔干燥的药、感冒药、铁剂和抗生素,也会引起出汗。
汗液是体液液化产生的,在体内是体液,在肌肉表面是汗液。出汗异常是健康警报,以下异常出汗,可能是身体不适的迹象。
1.盗汗
一般情况下,人在睡眠时体温较低,不易出汗。
而盗汗者会相反,在睡觉时会无缘无故出汗,弄湿背部。
盗汗者常伴有失眠、口干、大便干燥等症状,盗汗多由阴虚火旺引起。
2.腥臭味的汗
汗液带有一种特殊的腥味,可能与热证、湿热证有关。一般属于肝火,多见于肝硬化。
3.有颜色的汗
汗液应该是无色液体,如果出现颜色,可能是微生物与汗液融合产生的化学反应。
如*汗,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而引起的,主要见于肝胆疾病;
白汗多来源于心肺的阳虚;红汗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有关,也可能是身体某些部位有在出血的情况;
绿色的汗液可能与排出胆汁有关,例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4.自汗
自汗,即坐着不动时出汗,比如在办公室吹空调时,仍然在出汗。
在中医上,“气固体表”,气虚,失去牵引力,汗液不能停止外流,所以我们称之为“虚汗”,多汗症的病因主要在心肺。
气虚自汗者,应适当加强运动,并在交替季节保暖,伤寒感冒对自发出汗不利。
5.手足心汗
当人们感到紧张、不安和焦虑时,手掌会出汗。当情绪平静下来,出汗的现象就会消失,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有的人在任何场合,手掌总是出汗不好,有可能是手汗症的表现。手足多汗,伴有食欲不振、身体困重、**、舌苔油腻,属于脾胃湿热引起的多汗。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方式。正常出汗不需要治疗,但如果是多汗症引起的,首先要找到多汗症的病因。
多汗症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
第一种是原发性多汗症比较常见,除了紧张、兴奋等情绪变化外,还与遗传有关。
缓解的方法是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必要时服用抗焦虑药物。
第二种是继发性出汗异常,是由疾病引起的盗汗和自发性出汗的情况。
治疗方法应先检查出汗是否由甲亢、糖尿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再根据症状对症治疗。
中医认为,手足出汗是脾虚失调所致,可分为虚实两型:
脾胃虚弱引起的出汗,平时可选用苦瓜、薏苡仁、山药等健脾养胃的食品;
对于脾胃实性疾病引起的出汗,要注意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并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异常出汗,但注意避免过度剧烈运动。
如果发现异常出汗越来越严重,应及时就医,询问原因,对症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