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佛教心理学为何是反本质的 [复制链接]

1#

?ZenBuddhism

利维坦按:

我们后天教化和习得的,往往是个体要去适应的社会准则和规约,由是,总有人或多或少无法适应这场大型社会游戏规则,从而生出莫名焦虑和压力。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应激反应来自的那个“外界”,是我们大脑对于其的频繁预期:一切都为了“准确的生存”,以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耗。但或许,自我仅仅是一种无明与幻觉,这种幻觉诱使我们不断去追逐那些看似能让我们获得短暂快乐的事物:金钱,性和食品。如果我们能通过某种方式来完成我们认知上的移情,那么你看待世界或许会大有不同。

歌单陆续更新中

在虾米、网易云、QQ音乐上搜索

即可获取

印度尼西亚佛教徒在冥想。?DimasArdian/GettyImages

畅销书《道德动物》(TheMoralAnimal)和《上帝的进化》(TheEvolutionofGod)的作者罗伯特·赖特(RobertWright)写了一本书,名为《为何佛教是真实的》(WhyBuddhismisTrue)。不过,请不要因这颇为大胆的名字望而却步。

赖特并不是在劝人皈依佛教,也没有暗示其他的宗教是错误的。相反,这是一份写给所有对冥想的现实好处有兴趣之人的轻松而易读的指南。书中并没有对佛教信仰的转世说与超自然神灵进行分析,而将重点集中在赖特所谓的“西方佛教”或“世俗佛教”上,更多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