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胸闷胸疼查不出来病,原来是心理出了问题 [复制链接]

1#

撰文丨实习生罗曼

25岁的王小姐时常感觉心律不齐,特别是下午会觉得胸闷,不自觉地想深呼吸。睡觉时,有时心脏会猛抽一下。于是,她总觉得自己心脏有问题,结合自身症状在网上查阅资料后,怀疑自己有冠心病,甚至已经出现了轻度心肌梗塞。

图文无关

心电图、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等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王小姐的心脏并没有任何问题。但王小姐不愿相信,她不断地说自己的母亲有冠心病,自己肯定遗传上了。为使王小姐安心,医院心内科五病区主任张杰又带其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也很正常。“你真的没事,可以回家了。”张杰主任表示,随后王小姐才愿意离开。

“心病”或需“心药”医

张杰指出,类似王小姐这样恐惧冠心病的“恐心”人士很多,青壮年和更年期女性比较多见。

他们出现的心血管系统症状多种多样,有的是胸痛,有的是胸闷,但经过一系列检查后,都查不出任何心脏器质性病变。这类人往往伴有焦虑、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情况。其实,冠心病多发于45岁以上中老年人,年仅25岁的王小姐,在检查结果正常的前提下,患上冠心病的概率几乎为零。

对王小姐提到的冠心病遗传,张杰表示,父母一方患有冠心病,子女相比普通人会有一部分遗传概率,但冠心病不是遗传病,绝不能说父母有冠心病,子女就能遗传上。

关于睡觉时心脏猛抽这一点,也和是否为冠心病关系不大。睡觉时抽动,在中医上被称为惊悸,是由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以惊悸为主要症状的心脏不适,在现代医学上被称作“心脏神经官能症”。在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如果不断出现心脏症状,就需要去做心理方面的疏导,并配合服用一些神经性药物进行调节,如抗抑郁、抗焦虑类药物。

冠心病患者也“恐心”

65岁的郑女士是一位心梗患者,每次疼痛难忍时就靠药物缓解,最近心绞痛到医院。张杰详细了解情况后,发现郑女士冠状动脉堵塞很严重,必须放支架,光靠药物很难保证疗效。但郑女士却不愿意手术治疗,因为她听邻居说,手术后会出现很多后遗症,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这属于另一类‘恐心’人群。”张杰表示,这类人已经患上心血管疾病,但由于对疾病很恐惧,拒绝做相关检查,甚至连血压也不敢测。这种讳疾忌医的心理,很不利于病情恢复,很多患者因此延误了疾病治疗。

张杰指出,在得知自己患病时,应当放松心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医院都会为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风险评估,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心血管病患者只要坚持规范治疗,注意日常饮食,多锻炼,是能很好控制住病情的。

张杰表示,医院都开设有“双心门诊”。和普通门诊相比,双心门诊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