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慌心悸怎么办 [复制链接]

1#

心悸(palpitation)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有时病人描述为心累、心慌等,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而在某些病理情况,比如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有过早搏动,患者主要症状即为心悸。少数情况下,比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悸而就诊。

病因及发病机制心脏搏动增强

心脏收缩力增强可引起心悸。心悸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者可见于健康人在强烈体力活动或精神过度紧张之时。但也可见于大量吸烟、饮酒、饮浓茶或咖啡,或应用某些药物如麻*素、咖啡因、氨茶碱、肾上腺素类、苯丙胺、阿托品、甲状腺片等的人,且常和摄入量大小及个体敏感性有关。病理性心脏搏动增强所致心悸可由于:

心室肥大

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性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由于左心室肥大、心收缩力增强,可引起心悸。脚气病(beriberi)性心脏病时,左、右心室均增大,病情发展快,心悸常明显而强烈。

心动过速

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型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等,特别是突然发生者,均易引起心悸。

心动过缓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性心律、自发性室性心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迷走神经兴奋性过高等,由于心率缓慢、舒张期延长、心室充盈度增加,致心搏强而有力,可引起心悸。但心悸多见于心率突然转慢之时。

心律不齐

如过早搏动(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等,均可引起心悸。偶发性过早搏动通常不致引起自觉症状,但患者可因心脏突然跳动而感到心悸,有时也可出现心脏突然停跳的感觉(代偿性间歇)。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患者以青壮年女性为多。患者除感心悸之外,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区刺痛或隐痛、呼吸不畅,并常伴有头痛、头晕、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官能症症状。

在日常诊治病人中,常遇到一些患者,主诉胸闷、心慌、胸痛,自认为患了“心脏病”,忧心忡忡地来院就诊。但大多病人经检查:X摄片、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检查均正常。这并非是器质性心脏病,而是一种以心血管症状为主的功能性失调的心脏神经官能症(即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

该病虽没有生命之虞,但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严重者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饱受痛苦。由于该病患者心脏并无器质性病理改变,长期来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有关研究报道不多。临床上由于其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造成漏诊和误治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当该病有少量早搏或ST-T改变时,如果不再做进一步检查排除,患者常会被误作病*性心肌炎或冠心病等。

预防调护

注意调节情志,防止喜怒等七情过极。适当注意休息,少房事,少进食含动物脂肪多的饮食,少进咸、辣和酒、烟、浓茶、咖啡等。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体操、气功等,注意预防感冒等。一定要控制情绪,少生气。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症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辩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心悸患者日常生活原则

 1、多休息少活动


  若为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要限制体力活动,尽量不做重体力活,如担重物或从事长时间、强劳力工作等;锻炼身体应选择运动量不是很大的项目,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慢速度的游水等,每次20—30分钟左右,以不疲劳为宜,夏季要根据自觉症状(如疲乏、活动后胸闷、出汗等)及时调整休息和活动计划。


  2、避免生气烦躁


  睡眠不佳或精神紧张,容易使人产生烦躁的情绪,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导致血压的明显升高,从而加重了心脏功能的损害。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静乐观、神清气和的心态,避免情绪异常、发怒等。


  3、饮食要有节制,少食多餐


  每天可以进食五餐,三餐加两次点心。晚餐避免过饱,易导致胃肠过度充盈,压迫心脏。若夜间出现呼吸困难者,晚饭后不再进食物或饮水。


  4、低盐


  每天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如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明显、尿量减少、气短、心慌、不能平卧时,应严格无盐饮食。禁止食包括咸菜、酱菜、咸肉、酱油及一切腌制品,另外喝水的量也应控制。


  5、娱乐活动要少


  休息不好、睡眠不足易出现心跳增快、心脏耗氧量增多,会促使和加重心衰的发生。所以在睡觉前要停止一切容易引起兴奋的活动,如看电视、打麻将、朋友聚会等等,使情绪平静下来,利于快速入睡,每天的睡眠时间保证有6小时左右,中午要午休1小时左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