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头昏、头沉重、眩晕、易疲倦、心悸、胸闷气短、哮喘、失眠、头痛、耳鸣、心动过速过缓、多梦、早晨恋床、无精打采、情绪紧张、体虚多汗、猛起立时眼前一片黑、易感冒连绵不愈、心烦气燥、身体发热、脱发、白发、月经不调、性功能减退、脑供血不足、心肌供血不足、视力模糊、嗜睡、鼻塞、打喷嚏、恶心、呃逆、落枕、血压波动、胃肠功能失调、四肢冷凉、双腿双膝打软无力、颈肩腰背胸腿酸、手足麻木、后头麻木、记忆力减退、全身处处痛不重亦不轻等症状,到医院去化验,检查都很正常,这种尴尬的现象往往让人们不知所措,其实这就是亚健康症状。
大家都知道上述亚健康症状是由于人体组织缺血、缺氧,脊髓神经系统反应能力减低、人体的生理机能减低、下降、腺体分泌、淋巴免疫系统失衡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五脏六腑经络循环不畅和代谢机能障碍所致,那么又是什么病因导致上述症状的发生呢?
目前人类有85%的疾病源于脊椎,为脊椎关节错位而导致,使脊椎平衡失稳,导致脊神经、交感副交感神经、椎动脉等造成压迫和牵拉的刺激,引发各种病症,即脊椎病变。如,人体第一、二颈椎错位,就会出现眩晕、头痛、全身无力等。第三、四颈椎错位,就会出现面、牙、三叉神经痛、心动过速等疾病。第五、六颈椎错位,就会出现高血压、低血压、肩痛等病症。胸三、四椎错位,就会出现乳腺增生、胸闷、气短等病症。第二、三腰椎错位就会出现骨股头坏死及妇科疾病,更不用说颈椎病、椎管狭窄、椎间盘脱出、椎体侧弯等椎体的直接病症了。可以说“百病皆由脊椎生”。
脊椎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颈椎、胸椎、腰骶椎、骨盆、椎间盘及椎周韧带、软组织,遭受损伤或蜕化性改变。在一定诱因条件下(如轻微扭伤挫伤,过度疲劳,姿势不良,感受风寒,内分泌失调,其它疾病等),发生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直接或间接地对脊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产生压迫而引起临床多种病症。1.椎间盘蜕化变矮、椎间隙变窄、椎关节过伸、椎周韧带松弛,造成椎间关节错位、半脱位而发病。2.颈、肩、腰、背部软组织慢性损伤导致的脊柱失稳,使椎间关节运动范围失控,而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发生椎间关节错位、关节滑膜嵌顿而发病。3.脊椎骨质增生突入椎孔,椎管或横突孔直接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脊髓而发病。4.椎间盘突出:多有急性外伤史,腰段脊椎负重大,较好发。5.先天性畸形:先天性椎体融合、颈肋及椎管狭窄等。6.颈部及咽部炎症、感冒:可使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充血松弛,在一定诱因条件下,即发生椎关节错位。
从整体观认识脊椎,一个椎体错位,可导致一段椎曲改变;一段椎曲改变,可导致整个脊柱变异,所以,临床整脊,需从整个脊柱进行。
脊椎是人体中的支柱,有保护神经的作用,但是由于脊椎损伤、错位、蜕变造成督脉经络不通、阳气减弱、气血运行受阻、压迫通往内脏的神经,引起生理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脏腑功能,导致各种脏器病症的发生。近年来,不少学者已注意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可诱发心血管疾病;脊椎关节错位可导致心电图异常、早搏、心绞痛、心律失常、腹胀、腹痛、腹泻、胃痛、头昏、头痛、脑供血不足、耳鸣耳聋、失眠等症状。颈椎型血压高、心脏病已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据对颈椎研究中发现,很多脑中风、脑梗塞与椎动脉、颈动脉狭窄病变有关,如不能早期治疗有可能导致瘫痪。古代医家对中风也有论述:“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所以早期有效地治疗颈椎病是预防中风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人体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按一定结构和功能组成纵横交错,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任何细小结构的变动必将累及全身系统的调整。脊柱是人体的支柱,他们能绕多个垂直轴作各种复杂组合运动,又要经常负荷,受到不同程度地挤压、扩张、剪切、弯曲、旋转等应力,这种既需要保持平衡,又经常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就需要椎骨本身的几何形状、周围的韧带、肌肉共同协调,维持相对稳定。长时间经常固定做某一动作,必将导致局部肌肉、肌腱、韧带的慢性疲劳,使骨与骨的连接变得松弛或紧张,关节的微小移动根据woiff定律必然导致各个椎体形态不同程度的改变。骨赘的形成,韧带的增生将刺激周围肌肉神经组织,引起附着肌肉的疲劳,血供不足,代偿性增粗或萎缩,更有外来损伤,软组织神经末稍受到创伤性无菌性炎症化学刺激,形成肌肉、筋膜、关节囊肿胀、肥厚、痉挛、松弛、皱折等一系列慢性损伤症状。
我们知道,人体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大体系。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的脑和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由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内脏神经组成。因此,整条脊柱是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枢纽。另外,中医经络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也循行于脊柱区,所以脊柱是机体信息网络的主干道。脊柱由26块椎骨组成,是人体中最容易错位的部位。椎骨关节错位常常对脊髓或周围神经(尤其是脊神经根)造成一定的压迫或刺激,甚至造成信息通道的迟滞或中断,从而致使信息传导功能(兴奋或抑制)受到影响,使血液和淋巴循环受阻,结果可引起许多相应或相关的疾病。
现代神经学告诉我们,人体的一切感觉和运动都是在神经支配下进行的,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为中枢神经和中枢神经外围的三种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感觉神经负责视觉、嗅觉、痛觉等的传导。运动神经支配肢体的运动。植物神经,又称“自律神经”或“内脏运动神经”,人体的所有内脏器官的工作,如:肺的呼吸、心脏的跳动、肠胃的蠕动、胆汁的分泌以及免疫机能、内分泌机能和血管的收缩舒张都是在内脏运动神经的支配下工作的。它支配着人体生命的活动,又称“生命维持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是在其脏腑的脊椎骨中导出的。因此在脊椎骨和脊椎骨两侧各脏腑就近处都存在着相应脏腑的神经敏感点,这些神经敏感点与相对应的脏腑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方面同样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刺激这些神经敏感点可调节相应脏腑的机能。
世界医学界已确认,能够通过矫正脊椎来达到治疗内脏器官的病种已达八十余种,且大多是与脊柱力学平衡失调(失稳)有关。然而,由于多数患者没有脊椎本身的症状,而突出表现为头面、胸背、四肢及某些内脏器官等各种各样似乎与脊椎毫无关系的病症。因此,在临床上常常误诊、误治,所以采用对症治疗方法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治疗上,采取复位整脊手法和相关的信息刺激方法,可使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和生物信息联系得以调整,并恢复其正常的动态平衡。即古医籍所称“骨合缝”、“筋入槽”。
现在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中医脊椎病学”,就是在总结祖国传统中医学、中医骨伤学、脊柱与疾病相关理论、神经整脊学、脊椎病因治疗学、生物信息学、信息控制论、信息网络原理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门新学科。
人体亚健康症状的本质不属于质变疾病,不属于医疗范围,属于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保健范畴。把亚健康症状解决在量变过程中,把脊椎关节错位压迫脊神经的局面解决在萌芽之中,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脊椎健康工程”要像刷牙一样科学普及,呵护人类挺拔的脊椎,是中西医的天职是社会责任、是人性化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功在千秋、普度众生的慈善事业。
亚健康手法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