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医大师颜正华咳嗽治验心得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治疗白癜风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8953855783569549&wfr=spider&for=pc

一、概述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咳嗽既是肺系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又是一种独立性的疾患。通常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但临床上多声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所以一般通称为咳嗽。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由来已久,《*帝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辨证施治做了具体的论述,如《伤寒论》治疗伤寒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的小青龙汤,《金匮要略》治表邪夹寒饮咳喘气逆的射干麻*汤等。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咳嗽分为十类,即风咳、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肺咳、肾咳、胆咳、厥阴咳。金元时期《儒门事亲》认为外因六气“风、寒、暑、湿、燥、热”皆可致咳。明代《景岳全书》将咳嗽分外感与内伤两类,认为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犯肺所致,内伤咳嗽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引起。不论邪从外入,或邪自内生,均可致使肺失宣降,而引发咳嗽。正如《医学三字经·咳嗽》所云:“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

一般而言,外感咳嗽多为新病,属邪实,治以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多宿病,常反复发作,多属邪实正虚,治当祛邪扶正,标本兼治。西医学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以咳嗽为主症的疾病,皆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二、治法

颜教授推崇《景岳全书》对咳嗽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的认识,认为咳嗽主要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等。内伤咳嗽又可分痰湿犯肺,肝火犯肺,肺气亏虚,肺肾阴虚,肾阳不足等。临证主张审因辨证,灵活用药。

(一)外感咳嗽治验

1.风寒咳嗽

风寒咳嗽多以咳嗽痰稀,鼻塞流涕,头疼,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为主症。治以宣肺散风寒,咳吐稀痰者当加燥湿化痰药。

颜教授常用杏苏散加减,即杏仁10g,苏叶10g,生甘草6g,桔梗10g,前胡10g,枳壳10g,法半夏10g,橘红6g,茯苓15g,生姜三片,红枣三枚,水煎服。

2.风热咳嗽

风热咳嗽多以咳痰*稠,口喝咽痛,身热,头疼,恶风,有汗,舌苔薄*,脉浮数为主症。治以散风热,宣肺。

颜教授常用桑菊饮加减,即桑叶10g,杭菊花10g,连翘10g,薄荷(后下)6g,桔梗10g,杏仁10g,生甘草6g,芦根15g,水煎服。有痰者常加前胡10g,瓜蒌皮12g,浙贝母10g,发热较重者,常用银翘散加减。

3.燥热咳嗽

燥热咳嗽以干咳无痰,或痰如线粉,不易咳出,鼻燥咽干,咳甚则胸痛,舌尖红,苔薄*,脉细数为主症。治以解表清肺润燥。

颜教授常用桑杏汤加减,即桑叶10g,豆豉10g,杏仁10g,浙贝10g,山栀子10g,沙参12g,梨皮15g,如兼有风热表证,发热咳嗽较重者亦常用银翘散加减。如燥咳甚者,颜教授则常用沙参麦冬汤施治,即沙参12g,麦冬10g,玉竹12g,天花粉12g,生扁豆10g,桑叶10g,生甘草5g,水煎服。痰多者加浙贝10g,瓜蒌30g。此外,也可以选用清燥救肺汤加减,即桑叶10g,生石膏(先下)20g,麦冬10g,杏仁10g,生甘草5g,胡麻仁15g,枇杷叶(去毛)10g,人参5g,阿胶(稀化冲服)10g水煎服。

4.外感久咳

颜正华教授临证遇外感咳嗽,缠绵不愈者,每用止嗽散加减,屡见奇效,即荆芥6g,桔梗6g,生甘草6g,橘红6g,紫菀12g,百部10g,白前10g,水煎服。风寒外感者加苏叶10g,防风10g;风热外感加银花12g,连翘10g,薄荷(后下)6g;久咳不止者加杏仁10g,浙贝母10g,冬花10g;痰多者加半夏10g,茯苓30g;肺热者加桑白皮12g,*芩10g,鱼腥草(后下)30g。久咳气虚者,酌加*参10g,白术10g;阴虚者酌加沙参12g,麦冬10g,五味子6g。

(二)内伤咳嗽治验

1.痰湿犯肺型

痰湿犯肺型以咳嗽痰多,痰白而稀,胸脘做闷,苔白厚,脉濡滑为主症。治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颜教授常用二陈汤加厚朴、杏仁治之,即半夏10g,橘红10g,茯苓30g,甘草6g,厚朴10g,杏仁10g,水煎服,每日1剂。如兼外感风寒,常用杏苏散。如寒热错杂,常用止嗽散加减,每收良效。如痰湿化热,痰火犯肺,常用清气化痰汤。

2.肝火犯肺型

肝火犯肺型以气逆咳嗽,面红喉干,咳引胁痛,舌苔薄*少津,脉弦数为主症。治以清肺、平肝、降火。

颜教授常用泻白散加减,即桑白皮12g,地骨皮15g,生甘草6g,粳米10g,水煎服。如痰中带血甚至咳血气急,常去粳米加黛蛤散(包)18g,*芩10g,天花粉12g,水煎服,每日1剂。

3.肺气亏虚型

肺气亏虚型以久咳、气短、自汗、脉虚为主症。治以补肺气止咳喘。

颜教授常用人参胡桃汤合四君子汤治疗,即人参6g(亦可用*参15g代之),胡桃肉30g,炒白术12g,茯苓20g,炙甘草6g,酌加紫菀12g,冬花10g,百部10g,陈皮6g,水煎服。如肺肾两虚,久咳、气短、乏力、自汗、腰膝酸软者可用补肺汤,即人参10g,*芪15g,熟地12g,五味子10g,炙桑皮10g,紫菀10g加减,水煎服。气阴两虚者可用生脉饮,即人参6g,麦冬10g,五味子6g,水煎服。

4.肺肾阴虚型

肺肾阴虚型以咳嗽,咽喉干燥或痛,手足烦热,或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治以滋阴、润肺、止咳。

颜教授常用百合固金汤加减,即生地12g,熟地12g,麦冬10g,玄参10g,百合15g,生甘草6g,当归10g,白芍10g,川贝6g,桔梗6g,水煎服。

5.肾阳不足型

肾阳不足型以咳嗽反复发作,痰涎清晰,头晕,心悸,畏寒肢冷,或兼小便不利,舌苔白润,脉沉滑为主症。治以温阳散寒,化气行水。

颜教授常用苓桂术甘汤加减,即茯苓30g,桂枝9g,白术9g,甘草6g。亦可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即干地*24g,山药12g,山茱萸12g,泽泻9g,茯苓9g,丹皮9g,桂枝3g,附子3g。

三、验案

医案一

邱某某,女,31岁,住北京红庙。

初诊时间:年3月19日。

主诉:咳嗽3个月余,近日咳嗽加剧。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感冒,反复发作,伴咳嗽。近日咳嗽加剧,胸闷痛,痰*量少,牙龈肿痛,发热,体温37.5℃,微恶寒,口干喜饮,纳可,二便调,舌红苔*,脉细滑。胸部Χ线检查:肺纹理增粗。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辨证:外感风热,邪在肺卫。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处方:荆芥6g,银花12g,连翘10g,杏仁10g,浙贝10g,生甘草5g,紫菀10g,百部10g,白前10g,郁金12g,鱼腥草(后下)30g。四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时间:年4月20日。

患者诉,服上药四剂后,咳嗽等诸症平息。然,半月后又感风热,上证复现。颜教授遵效不更方之原则,在前方基础上略施调整。

处方:荆芥5g,银花12g,连翘10g,杏仁10g,浙贝10g,桔梗5g,生甘草5g,陈皮6g,*芩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时间:年5月14日。

患者诉,服上剂后,热退,咳止,痰清,唯食欲不振,纳运不健。颜教授遂将上方去荆芥、连翘等清热之品,加神曲、砂仁、枳壳以调理脾胃之气,并嘱患者注意预防感冒,合理膳食,以防咳嗽反复发作。随访知,患者继服7剂,病痊愈,半年咳嗽未复发。

按语:颜教授认为,本案患者虽咳嗽三月余,然发热恶寒之症犹在,说明表邪尚未祛除,仍在肺卫作祟,故施以疏风清热,化痰止咳之法,以止嗽散和银翘散加减施治。方中紫菀、百部为君,两药味苦,都入肺经,性温而不热,润而不寒,对于新久咳嗽均可使用。桔梗味苦辛,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长于降气化痰,杏仁亦为降气止咳之佳品。三者协同,宣降相成,为臣药,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除在表之余邪,为佐药。甘草既有利咽止咳之功,又有调和诸药之能,为佐使之品。再者,颜教授详知本案患者有牙龈肿痛,痰*,舌红苔*等热像,故而施以银花、连翘、鱼腥草、浙贝母以清热化痰。纵观三诊处方,升降兼备,清散同施,于看似简凡配伍之间,尽显颜教授用药之精妙。

病案二刘某某,女,53岁,北京中医药大学职工。

初诊时间:年3月2日。

主诉:咳嗽缠绵不愈,已近一年。

现病史:约一年前患感冒,经治疗,发热头痛等症均解,唯咳嗽一直未愈,曾服中西药及藏药等治疗,时轻时重。近半月咳嗽加重,痰多,*而黏稠,心烦急躁,呼吸不畅,咽红,大便干,三日一次,脉弦滑数,舌红苔*腻。

辨证:肝火痰热犯肺,肺失清肃。

治法:清肝火,化痰热,肃肺止咳。

处方:桑白皮12g,地骨皮15g,*芩10g,天花粉15g,知母10g,贝母10g,化橘红10g,海浮石(先下)15g,海蛤壳(先下)20g,枳实10g,全瓜蒌30g,杏仁10g,紫菀12g,百部10g,白前10g,生甘草6g,竹茹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时间:年3月9日。

患者诉,服上剂后咳嗽大减,痰明显减少,心烦急躁亦减轻,大便日一次仍干,呼吸渐畅。脉弦滑数,舌红苔*腻略减。颜教授遵效不更方原则,以首诊方继用7剂。

三诊时间:年3月20日。

患者诉,咳嗽已轻,偶有喉痒作咳,痰亦少,但仍自觉有少量粘痰不易咳出,偶有口干、气短,大便日一次欠畅。舌红,苔薄*,脉弦细滑。颜教授辨证认为,患者肝火渐清,痰热渐化,而肺部现气阴不足之象,需补肺阴,益肺气,遂将原方去枳实、海浮石、海蛤壳,加南、北沙参各15g,冬瓜仁20g,枇杷叶(去毛)10g,十剂。随访得知,患者服药后,咳止,痰消,病痊愈。

按语:本案属顽固咳嗽,缠绵近一年,服中西药及藏药等治疗无效,而且逐渐加重。初诊咳嗽痰多,痰*而稠,呼吸不畅,心烦急躁,咽痛,便干,脉弦滑数,舌红苔*厚腻,当属肝火痰热犯肺之象,故用泻白散加味,以桑白皮、地骨皮、*芩、知母泻肝火,清肺热;以全瓜蒌、枳实、天花粉、浙贝母、海浮石、海蛤壳、化橘红、竹茹清痰热;辅以杏仁、百部、白前、紫菀化痰止咳,药证相附,效如桴鼓。二诊效不更方,继服7剂,咳轻,痰少、心烦急躁渐除,偶有喉痒、口干、气短、大便略干。表明肝火痰热渐清,而肺之气阴已伤,故去枳实、浮石、蛤壳等下气化痰药,加南、北沙参宜气阴,冬瓜仁止咳润肠,枇杷叶肃肺化痰,再服十剂,终使久治不愈之顽咳得以痊愈。

本文选自《国医大师颜正华孟河京派学术思想传承全集》,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张冰、吴嘉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具体用药应在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附:浅谈温胆汤的“前世今生”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温胆汤是临床上常用方之一,它从一个治疗“不得眠”的方子,经过数十代人的探索,演化成治疗疑难杂病的名方,其积淀之久、变化之妙,绝非一般时方所能比。这说明一个方子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我们在临床上认真实践,缜密思考,就可以拟定出新的方子,为解决棘手疾病闯出一条新路。今就温胆汤的沿革及其发挥与应用,略述己见,冀予同仁参考。

沿革

温胆汤最初见于南北朝名医姚僧垣所撰《集验方》(已佚),后被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收录,云“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之方”(以下称孙氏温胆汤)。方药为“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甘草(一两),生姜(四两)”,计六味。有人认为,温胆汤是后人在《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旨意下,采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橘皮竹茹汤、枳术汤等加减而成,此说不无道理,但温胆汤的组方配伍却是有着质的飞越。

到了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出现了三首温胆汤,一首在“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篇,其组成、主治与孙氏温胆汤相左;另两首分别在“虚烦证治”篇和“惊悸证治”篇,此二方较孙氏温胆汤多了茯苓和大枣两味药(以下称陈氏温胆汤),计八味。“虚烦证治”篇的温胆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与孙氏温胆汤基本一致,只是云“又治惊悸”;而“惊悸证治”篇的主治病证繁多,云“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远远超出了孙氏温胆汤的治疗范畴。

陈氏温胆汤的药物剂量为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炙甘草一两,茯苓一两半,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比起孙氏温胆汤的变化不仅仅是多了茯苓与大枣,更重要的是生姜用量从四两减为五片。后世医家所用温胆汤多从陈氏温胆汤变化之,所治病证亦尊“惊悸证治”篇所云。

方义

对于温胆汤的功效,历代医家多有论述。若从孙氏温胆汤分析,半夏长于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君药;竹茹清胆和胃,除烦止呕,为臣药;治痰当理气,气顺则痰消,故用枳实、陈皮理气化痰,为佐药;生姜可助君臣药祛痰止呕,甘草健脾和中,共为使药。从配伍角度看,半夏与竹茹相合,一温一凉,相反相成,对于痰热互结中焦之病证,既清既温,可得中和之妙。枳实与陈皮,均为理气药,可降胃气、降痰气、降浊气,使盘踞于中焦之湿痰沃物散而解之。生姜与甘草,为调和中焦湿气药,一散一守,散者散痰气也,守者守中气也,可使胃气得和,痰气渐消。综上所述,孙氏温胆汤是以清胆和胃、理气化痰为主要功效。而陈氏温胆汤减少了生姜用量,不使辛温燥热之性干扰心脏之气阴,并增加了健脾安神的茯苓与养血安神的大枣,所以它的治疗不囿于一个“不得眠”,而是扩大为“惊悸”的“变生诸证”。

何以名“温胆汤”呢?元代罗谦甫云:“胆为中正之官,清静之府,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恶壅郁。”《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云:“命名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若谓胆家真畏寒而怯而温之,不但方中无温胆之品,且更有凉胃之药也。”方剂学家王绵之解释说,胆的特点是既不宜热,也不宜寒,只有保持常温,少阳之气才能正常地升发,才能帮助脾、胃消化。

简言之,胆藏清汁,喜宁静而恶烦扰。若有痰浊干扰之,即失中和之性。故用和胃化痰之品,使其不受中焦痰浊干扰,又增清热利胆之味,使其恢复“中正”之职,发挥其温和调达之能,故云温胆汤。

这里要特别提示竹茹的作用。《名医别录》载其可治呕逆,吐血,崩中。清代张隐庵注释:“此以竹之脉络,而通人之脉络也。人身脉络不和,则吐逆为热矣。脉络不和,则或寒或热矣。充肤热肉澹渗皮毛之血,不循行于脉络,则上吐血而下崩中矣,竹茹通脉络,皆治之。”由此可知,竹茹是一味清热通络药,清热可以保护络脉,而通络有利于清热。通胆胃之络,可以治呕逆;通肺经之络,可以止吐血;通肝经之络,可以治崩中。总之,凡络脉不通夹有热象者,竹茹皆可治之。在方中它与枳实相伍,竹茹得枳实则行气化痰之力倍增,枳实得竹茹则清热降逆之效必显。另外,竹茹还有清心除烦之功,这对于痰热扰心之失眠、梦多、烦躁等症,亦为贴切之品。

后世医家常将温胆汤解释为“二陈汤加枳实、竹茹”。这种解释有点本末倒置。因为二陈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远距唐代近四百年。若从药物组成而言,二陈汤与温胆汤的差异就在枳实与竹茹,而枳实与竹茹均为偏寒性的药物,二陈汤则是偏于温燥性的方药。一个温燥性的方药配上寒性的药物,其功效起了很大变化,即从一个温燥性的方变成了一个寒温互融的方,其作用也演化为清解胆热、健脾祛湿、升降气机的方子。所以就温胆汤的功效而言,枳实与竹茹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挥

自温胆汤问世以后,其后历代医家多有发挥。今举数首演化方,以资说明。

导痰汤:见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方药为:半夏、天南星、橘红、枳实、赤茯苓、炙甘草、生姜。主治“治一切痰厥,头目旋运,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黏,坐卧不安,饮食可思。”

十味温胆汤:见于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方药为:半夏、枳实、陈皮、茯苓、酸枣仁、远志、五味子、熟地、*参、甘草。方为温胆汤去竹茹,加熟地、*参、酸枣仁、远志、五味子。主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梦寐不祥,异象感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参胡温胆汤:见于明代陶华《伤寒全生集》。方药为:人参、茯苓、柴胡、橘红、枳实、半夏、甘草、生姜、大枣。方与原温胆汤有很大差异,主治仅言“虚烦不得眠”,且用于热性病过程中。病机当为少阳枢机不利,痰湿蕴于中焦,其治疗范围与温胆汤不可同日而语。

涤痰汤:见于明代董宿《奇效良方》,方药为:南星、半夏、枳实、茯苓、橘红、石菖蒲、人参、竹茹、甘草、生姜,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医方集解》解释谓:“心脾不足,风邪乘之,而痰与火塞其经络,故舌本强而难语也。”

清心温胆汤:见于明代龚信《古今医鉴》,方药为: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白术、石菖蒲、*连、白芍、当归、香附、麦门冬、川芎、人参、远志、甘草。本方增添补益药较多,如益气的人参、白术,滋阴的麦冬、白芍,补血的当归,活血的川芎。还增添了化痰安神的石菖蒲,清心除烦的*连,化痰宁心的远志,行气开郁的香附。这样本方就具备了益气养血、化痰安神、解郁理气的功能。用于体质虚弱、肝气郁结、痰浊扰心诸病证,非常适宜。

*连温胆汤:见于清代陆子贤《六因条辨》。方药为温胆汤加*连而成。“伤暑汗出,身不大热,而舌*腻,烦闷欲呕,此邪踞肺胃,留恋不解。宜用*连温胆汤,苦降辛通,为流动之品,仍冀汗解也。”是方具有苦降辛通、疏理气机、清热化湿、和胃利胆的功效。由于方中加了*连,使其原有的性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半夏与*连配伍,源于半夏泻心汤,有辛开苦降之妙,一辛一苦,一热一寒,一阴一阳,互相制约,相反相成,使得方药增添了升降有序、和解中焦的作用。今人多用于湿热蕴中、胆热不眠等病证。

蒿芩清胆汤:见于何廉臣《通俗伤寒论》,方药为:青蒿、竹茹、半夏、赤茯苓、*芩、枳壳、陈皮、碧玉散。是方中青蒿与*芩,有利于清解胆经之湿热;又加碧玉散(六一散加青黛),更有利于清解暑天之湿热。凡胆火犯胃生痰,证见胸痞作呕,寒热如疟,小便涩赤等,投无不效。

另外,宋代《陈素庵妇科补解》《仁斋小儿方论》、清代《古今医彻》《医宗金鉴》等书,均有温胆汤的演化经验方。

应用

当代医家对温胆汤的应用多有新义,今举数位医家经验,以冀拓展温胆汤的应用范围。

蒲辅周:蒲老用温胆汤加减方治疗许多疑难杂病。如《蒲辅周医案》中记载,用温胆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用*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神经衰弱,或加酸枣仁、远志、石菖蒲等治疗期前收缩(严重时房颤),或加珍珠母、夏枯草、石菖蒲等治疗顽固性眩晕;特别是用十味温胆汤加味(加白金丸、天竺*、胆南星等)治疗癫证,或加丹参、酸枣仁等治疗冠心病;用*连温胆汤合大**连泻心汤治疗狂证等,效果明显。他认为,温胆汤所对应的证候,必然有痰饮作祟,舌苔薄白或白腻或*腻是应用指征。如治疗顽固性眩晕,脉象弦细,舌苔微有*腻,这是阴虚热郁夹痰,取温胆汤加白芍以养阴,夏枯草以清痰热,另用玄明粉通腑以存阴。治疗冠心病,脉象左关微弦而沉细,舌苔薄*,认为是营卫不调,心气不足,痰湿阻滞,故加西洋参、柏子仁益气滋阴养心血,丹参、川芎化郁滞。蒲老弟子高辉远曾用温胆汤加荷叶、菊花、蒺藜、龙骨、牡蛎等治疗内耳性眩晕,使得原方另举升清(荷叶)、平肝(菊花、蒺藜)、潜阳(龙骨、牡蛎)的功效,故疗效如期。

岳美中:在《岳美中医案集》中有温胆汤加减治疗急性尿*症案例。男性,56岁。因外伤骨折、休克住院治疗。后出现尿*症。给予温胆汤加减,药用陈皮、清半夏、赤茯苓、竹茹、枇杷叶、生姜、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丹参、制乳没等。药后小便量由毫升,激达毫升,后增至~毫升。非蛋白氮化验渐趋正常。此例前医曾投八正散,原非湿热,均未见效。岳老认为是气虚阳弱,升降失宜,小便不利,故以生脉饮扶正,温胆汤加枇杷叶和胃,丹参、制乳没和血止痛,标本兼治,故收效如期。

邓铁涛:朱良春所著《名师与高徒》中记载了邓老从痰瘀互结论来研究温胆汤的临床效应。他认为冠心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气虚与痰瘀闭阻。气虚为本,痰瘀为标,由此他拟“温胆汤加参”方,即*参、丹参、茯苓、橘红、法半夏、枳壳、竹茹、甘草、豨莶草。是方具有补气、化痰、通瘀的功效,可治疗气虚夹痰饮闭阻型之冠心病,见证为:胸闷、心痛、眩晕、肢麻,舌质黯红,舌苔腻,脉象细滑等。临证加减,如气虚明显者加*芪、五爪龙;心痛明显者加失笑散或三七粉冲服;高血压者加草决明、珍珠母等;高脂血者加山楂、制何首乌、大麦芽等。

印会河:据《印会河抓主症经验方解读》记载,“印氏柴芩温胆汤”(柴胡、*芩、半夏、陈皮、枳壳、竹茹、龙胆草、栀子、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葛根)是印老家传验方。主要用于痰火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癫痫、夜游、脏躁,凡由痰火引起者,每收疗效。曾治一例罹患高血压多年的严重失眠病人,平时用安定与复方降压片维持。但睡眠越来越差,血压越来越高。经印老用柴芩温胆汤加桑葚、枸杞、生石决明治疗,6剂失眠好转,每周服药2剂,维持半年,睡眠、血压、饮食均恢复正常。

梅国强:梅老曾用柴胡温胆汤治疗湿热中阻型的胃脘痛。他所应用的柴胡温胆汤是由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化裁而来。方药为:柴胡、*芩、全瓜蒌、*连、吴茱萸、枳实、乌贼骨、元胡、郁金、川楝子、姜*、川芎、木香、砂仁。本方还含有小陷胸汤、左金丸、失笑散、金铃子散等。全方寒温并用,苦寒泄热,升清降浊,攻补兼施,气血同调。其应用指征为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常伴有腹胀嗳气,烧心泛酸、恶心纳差。表现在舌象上,其舌质红或绛,舌苔白厚或*厚,或薄白或薄*,均为湿热之象。梅老在具体应用中始终抓住“枢机不利”以及“痰热”或“湿热”之候,治疗要点是:清化痰热,和解少阳。随证增添的有小陷胸汤、左金丸、金铃子散等名方。

张简斋(~):金陵名医,其保留的五十六首经验方凸显出轻灵、疏化、宣通等特点。特别是第三十方“疏和涤痰汤”,乃是四逆散与温胆汤的加味方,主治痰湿实证之失眠。方药为:法半夏、炒竹茹、炒柴胡、赤茯苓、赤茯神、炒枳壳、炒白芍、橘皮、生甘草、九节蒲、炙远志。在张氏的经验方中,温胆汤的影子随处可见,由此可见一斑。

体会

初见温胆汤,似乎有平淡无奇之感。后来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多与探索的深入,逐渐加深了对它的认知。对此,笔者有几点体会,供同道参考。

其一,温胆汤及其演化方的临床应用,常见于两类疾病,一个是消化系统疾病,常以痰湿中阻导致脾胃不和、肝胆失疏等为见证;另一个是神经精神疾病,常以痰迷心窍、痰阻脑络等为见证。其二,温胆汤的证候指征,舌象比脉象更为重要,舌苔腻是凸显指征。如果不是腻苔,而是薄白少津苔,或舌面红赤无苔,可能不是温胆汤适应证,应另当别论。其三,口中气味异常亦是应用温胆汤不可忽视的应用指征。如口苦、口黏、口臭,或口中有秽浊之气,或口中泛泛有涎,甚或睡眠时口流唾液等。另据临床报道,温胆汤还可以用于治疗脂质代谢类疾患,如高脂血症,脏腑囊肿,皮下结节、增生等;有些肿瘤疾患,辅以温胆汤演化方治疗,常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从温胆汤的组成与演化过程中可以看出一首方子的变化关键在于配伍的增减,而配伍的增减是依据证候而变化的,证候的变化确定了方药的变化。正如张仲景所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种强调“脉证”第一的思路,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为准则,这也是中医学“守正创新”的前提。

文|医院毛德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