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完 [复制链接]

1#
5如何培养好习惯培养习惯的原则应该是“顺应自然,适当推动”这八个字。教育有责任培养儿童某些良好的习惯,其前提是,我们必须知道什么叫“好习惯”。判断一种习惯的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它是小习惯还是大习惯,是外部习惯还是内部习惯,是别人的习惯还是自己的习惯。比如,有两个孩子,一个依家长的要求,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每天按时按点坐到书桌前,开始写作业,心里却总是惦记着看电视或玩一个游戏,不时地走神,心里痛恨作业,但也不敢离开书桌。另一个孩子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有时先玩游戏,有时先写作业;如果玩的时间太长,挤占了写作业时间,只好熬夜写作业,或某一天因为着急,把作业写得潦草。总的来说,不管怎样,都能正常完成作业,在学习和玩耍中不断调整自己,大体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不用家长操心。前者的这种“学习习惯”就是外部小习惯,同时也是别人的习惯。一旦外部控制不存在,这个习惯就立即消失;并且由于孩子自己的习惯没有形成,所以会出现失控现象,陷入糟糕的状态。后者表面上看,他的生活似乎不太有规律,有些乱,习惯不好,事实上他形成了一个适合他自己的内部习惯,这个习惯使得他独立,对自己负责任,即使外部条件和环境有什么变化,也能基本适应,所以他养成的是大习惯。最理想的当然是大习惯和小习惯吻合,事实是大多数人都在用一生的时间努力进行这样的调整,不过大多数人也做不到让这二者完全吻合。研究一些杰出人物的成长史,他们并不是从小被要求形成什么“好习惯”,相反,他们都有宽容的父母,甚至成年后他们大多数在生活小事上是不拘小节的,但他们往往有很好的直觉和判断力,对某些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变通力强,懂得取舍,把力量用在最值得用的地方。世上很少有做得面面俱到的人,能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不一定能准确地记录家庭财务账,杰出的文学家可能做不了小学数学题。我们可以照着理想去培养孩子,但不能照着理想直接去硬性要求。习惯对于一个人确实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我们正在着力培养的是孩子的什么习惯。曾有一位初中生的父亲给我写信,说他的儿子学习很好,爱阅读,缺点是太懒,不肯干家务。他其实只要求孩子每天把自己的屋子收拾干净,被子叠整齐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做父亲的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而孩子在学习之余完全有时间和能力去做这点事。但孩子要么不做,要么胡乱应付,为此父子间总是发生冲突。我反问这位父亲,你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五星级酒店的客房服务员吗?否则何必为此整天纠结?孩子的时间有限,学习之余本来已没有多少时间,还要阅读,还需要玩耍,他能把自己成长中的主要任务安排得当,就已经很好,何必要求他那样面面俱到呢?屋子凌乱一些,衣服由妈妈交给洗衣机来洗,让孩子有学习有娱乐有闲暇,轻松愉快地成长。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用得着担心他将来不会收拾屋子或不会洗衣服吗?杜威指出,人们在对“习惯”的理解中有一种错误,“把习惯等同于机械的和外部的动作模式,而忽视智力的和道德的态度”。事实上“习惯的重要性并不止于习惯的执行和动作的方面,习惯还在于培养理智和情感的倾向,以及增加动作的轻松、经济和效率”。①儿童不需要早早形成一种可识见、可总结的习惯,不要先制定出一个“习惯”的框子,然后强制孩子用行为去填充。儿童事事都听命于一个成天教导他的权威,疲于应付,他的能量无法聚集,且越来越不会动脑筋了。一个凡事都令家长满意的“听话”孩子,他习惯性的服从到头来也往往成为他人生发展最大的绊脚石。一切培养习惯的行为都要首先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在愉悦感中去慢慢形成。习惯既是一种表达人与人之间差异的相对的行为,又有其普世适用的绝对的价值标准。真正的好习惯,或者说最大的好习惯,是孩子有能力也有兴趣安排自己的一切事务。生命是一个宏大工程,精美的装饰只有在大构造完善的前提下才能最终实现,小习惯的价值必须依附大习惯的价值而存在。要养成学习的习惯,而不是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学习样子的习惯;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在教条中刻板地重复某些行为的习惯;要养成好的品行习惯,而不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世故习惯……面对一个有无穷可能的孩子,成年人应该有敬畏感,不要以为自己吃的盐多,就具有了指点孩子一切的能力。在生活中,成年人确实显得比孩子聪明;可在天地间,比成年人更聪明的是自然。儿童是自然交到成人手上的精灵,他是带着灵性而来的,要让他灵性不灭,就要遵循自然大法,不能做反自然、反天性的事。培养习惯的原则应该是“顺应自然,适当推动”这八个字。前四个字是培养者应有的心理基础,看不见却非常重要,决定行为的大方向;后四个字是具体做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实现:第一,不要把“养成好习惯”这句话挂在口头上,不要在细节上和孩子纠缠。“养成”必须是件自然发生的事,许多好习惯往往不容易总结,甚至不会被意识到。家长在这方面不需要太有作为,对孩子体恤些、宽容些、信任些,允许他做得不好,不过分指导和控制,让他有机会慢慢练习和调整自己。一个孩子能健康自然地发展,他其实就是在养成好习惯。他越是意识不到自己在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越是自然地生发在他身上,成为他牢不可分的一部分。像卢梭说的那样:儿童应该自由成长,对他们来说,最好的习惯就是没有习惯。第二,家长要从孩子所有的坏习惯中看到自己的坏习惯,然后加以改善。教育家杜威在他的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他母亲三番五次地喊他回家,但他没有什么反应。别人问他是否听到了母亲的喊声,他郑重其事地回答说:“啊,听到了,可是她并没有拼命地喊我啊!”①由此可见,如果家长自己用有问题的习惯对待孩子,儿童也只能发展出有问题的习惯。几乎所有行动慢吞吞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心急火燎、动作麻利的家长;所有不爱吃饭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喜欢一勺接一勺往孩子嘴里喂饭的家长;所有不自觉学习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对作业和分数过分计较的家长……如果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先打量一下自己有没有坏习惯。第三,欲强化某个好习惯,要用正面的或暗示的方法,杜绝批评和责罚。儿童特别容易受到暗示,也珍惜成人的赞美,他从中体会到好习惯的乐趣,好习惯就开始成为他真正的一部分了。还比如前面提到的马虎问题,当孩子出现马虎时,给予宽容和理解,一笑了之,什么也不说,或最多简单地提醒一句,让他以后细心一些。当孩子表现认真细致时,表达出你的喜悦和欣赏;只有孩子内心没有压力,轻松面对学业,不为自己作业或考试中的小过失感到羞愧和恐惧,不为成绩的优劣患得患失,把注意力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他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而凡主动学习的过程,都是一个人克服低级错误、使思维和动作精细化和准确化的过程,失误才能转化为正面经验,精准度才能慢慢提高,马虎才会越来越少。总之,不要让孩子在某事上有被否定感,而要让他体会到成就感和荣誉感。好情绪中,事情才会往良性循环的方向走,坏情绪只能让事情陷入恶性循环。用令孩子不快的坏方法来清除坏习惯,几乎都会失败,会制造出更大的坏习惯。如果孩子在学习或玩耍方面已形成了一种坏习惯,矫正的方法除了上面几种,最重要的是耐心等待。时常听到有家长说,我以前做得不好,让孩子形成一个坏习惯,可现在如果我不管,他会变得更差。确实,如果孩子已养成一个坏习惯,家长如果不再管,事情似乎一下进入了更糟糕的状态。其实这是孩子在开始调整自己的心理秩序,他要去收拾这个烂摊子,只能让情况暂时变得更乱些。正像我们的屋子,如果开始为了表面的整齐,胡乱往柜子里塞东西,整齐的表面下其实是个烂摊子。到需要整理时,就得把柜子里的东西都拿出来堆在床上、椅子上和地上,家里显得更乱了。只要不焦躁,一点点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归类,屋子终会变得内外井然有序。收拾好一间屋只需要几小时,最多几天,而孩子心理秩序的调整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几个月,甚至几年、十几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坏毛病也是病,必须假以时日慢慢修复。家长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认识,用“忍耐”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调整,很可能忍不了几天就又要去唠叨或管控孩子,那么孩子的自我调整会立即中止,心态会陷入更差的地步,甚至会完全失去自我调整的力量。只有用不焦虑不蔑视的心态全然接纳,把信任还给孩子,他才会慢慢获得改善的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谁能把眼光放到10年,20年后,谁才是教育的胜出者。第四,家长要有始终统一的言行,尤其要做出榜样,多身教,少言传。在培养孩子好习惯上,家长最有作为的办法是做个好示范,一直坚持,并且从不为此和孩子发生冲突。以杜绝垃圾食品为例,有的家长自己不会给孩子买市场上售卖的垃圾食品,但遇到别人热情地给孩子递来的油炸、膨化或染色食品时,往往因为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拒绝,就让孩子接受了。有的是一家人自己意见不统一,奶奶给买了垃圾食品,妈妈不让吃,奶奶又背后偷偷给孩子吃。还有家长既往家里买垃圾食品,又不让孩子多吃,或自己吃而不让孩子吃。这些分裂行为都会弄得孩子不知所措,更有可能激起他对垃圾食品的兴趣。我有一位朋友做得非常好,她认为一个人的口味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认真给孩子料理一日三餐,从不把垃圾食品带回家,也从不让孩子吃外面的东西。她平时为人随和,但遇到有人往她孩子手上递这些东西时,却一概拒绝,哪怕得罪人也不肯通融一次。为了避免孩子看到这些小食品而眼红,她对孩子说,这些东西既没营养又有害,咱们看都不看它一眼!说这话时,口气里表示出很同情那些乱吃东西的人,让孩子觉得吃那些东西真是不幸。所以她的孩子后来再遇到有人给递上小食品时,不但不要,甚至眼睛都闭上了。这位家长还做得非常好的一点是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她从孩子能和她一起运动时,就坚持天天带孩子跑步或打球,遇到刮风下雨天,她会在家里把餐桌搬到相对宽敞的客厅,和孩子打乒乓球。这位家长和她丈夫个子都比较矮,但她的孩子却长得高高大大,结实匀称。这应该和她一直用统一的言行、良好的榜样来培养孩子的饮食及运动习惯有关。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首先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改造。再亲密的关系都必须建立在两者各自独立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在习惯的养成上取得进步,在生命与生命之间达成和谐。如果我们站在江边只是为了等一只船的到来,体会的往往是“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失落,如果沏一壶茶摇一柄蒲扇,坐在江边欣赏那波光粼粼,看到的就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美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大法,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高宗旨。6求完美是最不完美的做法在完美期待中成长的孩子,天性被过度驯化,其作为独立的“自我”无法正常舒展,却耗散太多的精力去适应他人的要求。不求完美,这不是一种懈怠,而是一种勇气。人必先征服自己的自卑和虚荣,才有力量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完美。我们都听说过一个寓言故事。一个穷渔夫的老婆,利用一条贵为王子的小金鱼的报恩机会,不停地索取,先是要来不漏水的木盆,然后要来好衣服、好家具,接下来要豪宅以及成群的仆人和一辈子花不完的钱,小金鱼都给了她。她成为贵妇,却还是不满足,最后竟索要当女王。小金鱼被惊呆了,震怒了,不再理她,默默游走了。已成为贵妇的她一瞬间发现自己又变回渔夫的老婆,眼前摆着一个漏水的破木盆和一堆要洗的脏衣服。每个看寓言的人都会嘲笑渔夫老婆的贪婪,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很多人却不曾意识到自己正是充当了“渔夫老婆”这么个角色。年,媒体报道了一个姓郭的年轻中国女孩自杀的事件,引起人们的讨论。小郭青春靓丽,是大学里的最佳毕业生,华尔街的白领,世界顶级名校麻省理工学院MBA,游学走访35个国家,在学业、商业、艺术、体育等方面都表现出色,甚至成为某知名教育培训机构的形象代表……她的死令人震惊,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孩子,没有理由自杀啊,为什么?人们对她的自杀原因有种种猜测,但那些原因,也许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本的原因,藏在她自己写下的这些文字中:“我非常精确地按照父母的旨意在26岁生日那天办完了我中西合璧的婚礼,并开始准备完美的28岁在顶尖商学院生小孩的计划。生活到这个时候,虽然很辛苦,但一直都是所谓的完美。然而,关上门回到家里,问题却非常深刻。”据媒体报道,小郭的父母都能力非凡,对女儿一直要求甚高,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小郭是如何一步步走进死胡同的——当一个人一直被要求完美,连哪年结婚、哪年在什么地方生孩子这样不可预期的人生大事都要按父母的“旨意”精确完成,她如何能和不完美的自己相处?她被驯化到只是为“优秀”、“成功”活着,家门外得到的赞誉和回家关上门自己的感觉,无法统一到一个身躯里,这种分裂的痛苦,让她选择以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小郭最后留下的文字是:“一切都不管了,我再也不要被人唾弃地以他人的标准去循规蹈矩地爬了。”她的自我评价之低,外人无法想象,“被人唾弃”、“循规蹈矩地爬”,她对自己何等地不满意!这是个悲剧,我们可以理解她父母的悲伤,同情他们的不幸,但一个年轻而美好的生命一步步走上绝望的悬崖,却让我们不能不反思这种家庭影响的失误。教育的目标是要尽可能让一个孩子优秀,但教育最要提防的是求完美心理。“求完美”之所以是一种破坏性的教育行为,在于它是一种反自然行为。大自然原本赋予每个孩子以成长的正能量,只要生长条件正常,都会正常表达,健康成长。在完美期待中成长的孩子,天性被过度驯化,其作为独立的“自我”无法正常舒展,却耗散太多的精力去适应他人的要求。几乎是从刚刚懂事,他们就有一个宿敌——“邻家的孩子”——聪明懂事性格开朗,有礼貌习惯好,功课门门都出色,既会弹琴画画,又会下棋打球,既懂得如何花钱,又懂得如何节俭,上名校,事业有成,孝顺父母,婚姻美满……“邻家的孩子”作为标杆只是衬出了他的不完美,让他自惭形秽,内心冲突不断,正常心理秩序被破坏,气场混乱,负能量越积越多。一个内心积淀太多负能量的人,最终也许会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在别人看来也许很完美,但其内心世界则不柔和不自在,是僵硬的、冲突的,较少体会到生活的幸福。像小郭一样,会经常感觉活得“很辛苦”。但哪怕是这表面的光鲜,也只属于少数人,更多的,负能量太多的孩子不但不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自然人的属性也被严重破坏,成为人们眼中的窝囊废。站在教育的出发点上,没有一个家长会承认自己要培养完美小孩;在话语层面上,所有的人都会赞成“宽容”、“接纳”等理念。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却很少接纳孩子的“毛病”,见不得孩子身上的“缺点”。孩子活泼,他认为不够安静;孩子安静,他嫌缺少运动;孩子喜欢到外面运动,他又要求他坐下来画画;孩子喜欢画画,他希望孩子也喜欢唱歌;孩子喜欢唱歌,他要求他游泳也不能差;孩子音体美样样行,他还希望孩子功课好;孩子功课好,他要求孩子学会做家务……如果家长不知自己是否求完美,读到这里请扪心自问,我允许过孩子哪些方面的不足?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我在微博中发了一条不要对孩子“求完美”的建议。有位家长在后面留言说:“我从不要求女儿完美,真正困扰我的是怎么让孩子不要对自己要求完美。女儿3岁,做错事不敢和我说,怕我生气不喜欢她,有时做错事我说她,她就哭着让我别说了。”这位家长没有意识到他自己正是“求完美”代表,我们完全可以从他的留言中推断,他对孩子何等的不宽容。才3岁的孩子,有什么事可以称之为“错事”呢?打坏东西是错吗?说句脏话是错吗?把牛奶洒在地毯上是错吗?不吃某种蔬菜是错吗?……如果不是平时家长处处挑剔,不原谅孩子的任何过失,并经常用喜不喜欢来威胁孩子,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对家长的爱忧心忡忡?怎么会经常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并哭着求家长不要再说呢?很多家长之所以像这位家长一样,不知不觉中陷入“渔夫老婆”的思维困境,是因为他们往往是从一开始就以某种社会标准来要求孩子,而孩子在这样的标准面前,显得那样不合格,于是家长拿出规矩、目标、批评、惩戒等这些概念和手段,对孩子进行规范。求完美的潜台词是:你必须完美,我不接纳你的任何不足和过错。所以伴随求完美的,必定是事无巨细的要求和完美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要求”和“目标”而派生出来的繁琐苛刻的家庭法则。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强势父母身上。“求完美家长”和“强势家长”几乎是同义词,这样的家长,他们主要关心自己要培养怎样一个人,不断以成年人的强势改造孩子,较少关心或根本不关心孩子作为自然人的天性和需求——破坏就这样形成了。过度求完美,是教育中的欲望癌症,会演变出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孩子的无力感总是和父母的强势呈正比,父母越强势,孩子越懦弱。“求完美”不仅发生在家庭中,也同样会发生在学校里,“渔夫老婆”现象同样会发生在一些教师身上。有位家长说她一直对8岁的儿子很满意,在生活方面,孩子很自立,早上闹钟叫醒,自己会做早点,平时看到父母忙,还会帮着干家务。学习上不用家长操心,成绩一直很好。课余时间爱阅读,爱玩游戏,且性格开朗,礼貌懂事,在学校和同学关系也不错。但是有一天,孩子的老师找家长谈话,说虽然家长对孩子非常用心,可是孩子在学校并不是家长以为的那样,孩子应该更加出色才对。家长很吃惊,忙问孩子有什么问题,老师说这孩子上课好像没有激情,对一些简单的问题毫无兴趣,对于一些难度大的问题又积极得不行。现在的课堂作业比较多,下课了老师要求同学们做完作业再出去玩,他儿子却一下课就往外跑,回来又发现作业没做完,然后就慌慌张张地赶作业,写得不认真,不是发自内心去做,好像是做给老师看的。而且这孩子好像能猜透老师的心理,知道老师有时候表扬他的目的是什么。总之,老师觉得这孩子很聪明,却不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很浮躁,希望家长配合,给孩子一些挫折。在一个天性纯美又聪慧的孩子面前,这样的老师的智商显得多么相形见绌,所谓“不踏实”、“浮躁”的大帽子,不过是老师潜意识中企图压抑孩子个性的借口而已。即使一个孩子真的有某些小问题,但他能做到在家里、学校里都不用父母和老师操心,并且懂得尽力配合老师,这已经是多么难能可贵!为什么还要求他“应该更加出色”,并且为了这个目的而要人为地给孩子一些“挫折”呢?不少学校老师会对某个比较出色的学生说这样一句话:“因为你平时表现很好,所以才对你有更严格要求,这是为了你更加出色。”我们相信大多数说这句话的老师没有主观恶意,他是想扬鞭策马,让孩子更完美。但“更加出色”的期许实质上是一种贪婪,是得寸进尺。不必做太多的分析,只要反过来想一想,某单位领导对一个工作十分努力的员工这样说话行不行,或是配偶的一方对另一方这样说话行不行?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即中庸这种道德应该是最高的。用这句话来确立一个恒常的教育标准即:孩子不需要做得更好,在大部分事情上做到“大致齐”就已经很好。人是有灵性的生物,之所以成为万物主宰,就在于它的独立性和丰富性。每个人带着不同的性格、爱好和使命来到世界上,而且所有的人都能量有限,只能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做得好,面面俱到地撒花椒盐,反而到头来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平庸无奇。如果陈景润的爹对他说,你不能光是数学好,活在世上还要会和人交往,报个口才训练班吧;赵本山的爸对他说,你光会逗别人笑那能当饭吃吗,还是把心思放到功课上吧;牛顿的妈对他说,仅仅功课好那是书呆子,从今天开始练习做家务,每天必须洗一次碗……这世界是不是很灰暗?不要说你的孩子成不了陈景润、赵本山、牛顿,你不是上帝怎么知道几十年后的事?但你真的可以代表上帝赐福给自己的孩子,办法就是用赏识的目光滋养他,而不是用求完美的眼光挑剔他。有人说,所谓天堂,是一个有着美国式房屋、中国食物、英国警察、德国汽车、法国艺术的地方——世上不可能有天堂,世上也不可能有完美的孩子。不完美是构成完美生命的一部分,它是平衡力,是潜力。老子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盈,即完满,冲,即缺憾。也就是说,有缺憾才是真正的完善,才有永续发展的动力。当代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它意味着家庭生活首先给了孩子良好的教育。但也可能意味着一些问题。越是文化程度高的家长,越可能对孩子的教育非常认真;越是认真,则越是细腻。过分“细腻”,就有可能开始苛刻,不知不觉陷入“求完美”的泥淖。这种情况也曾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尽管我在和女儿的相处中能经常提醒自己不求完美,对孩子很宽容,但事后也会发现,我更容易在一些浅表的事件上对她做到宽容,而在一些较深入的问题上,也会不小心走入求完美的误区。圆圆像很多女孩子一样,自小就很爱美,几乎从她懂事起,对于自己买什么衣服、怎样穿就有主张。这当然是我有意培养的一个方面,我认为女孩子应该学会如何穿衣服,所以我从她两三岁起,就尽量把选择衣服的自主权交给她。那么小的孩子当然是乱选,她可能仅仅因为喜欢一颗纽扣或一个局部小图案,就去选一件整体设计庸俗的裙子。在衣服搭配上,更没概念,经常是即兴乱穿。我会给她一些建议,但不强求,她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随她的便。圆圆长大后看小时候一些穿着艳俗或衣服乱搭的照片,会吃惊地责怪我说:我当时穿成这样,你怎么就好意思把我领出去呢!圆圆从上中学后,对衣服的选择已有了很好的判断。我们一起逛商场时,如果我发现她特别喜欢哪件衣服,而我恰好不喜欢这件,为了不影响她的选择,我会找借口走开,对她说:“你先在这里看,妈妈到那边看看有没有适合我的衣服。”这个时候这样做,不是出于接纳幼稚,而是出于自知之明。第一我不是那个掌握了绝对穿衣秘诀的人,第二衣服好不好看,在某种程度上完全是因人而异的,哪怕是最顶级的服装设计师,他们对同一款衣服的评价有时也大相径庭。我不需要事事让她都按我的道道来,尽管在自我感觉中,我的想法是最好的。圆圆现在很会穿衣服,很有品位。如果我在她小时候一次都不允许她买难看的衣服,如果我的审美标准总在战胜她幼稚的喜好,她可能到现在也没有这方面的感觉。但还就是在买衣服这件事上,我也会在另外的层面上犯错。而我知道这个错误,则是在圆圆上大学后。有一次,我们随便聊天,聊到她初中三年有诸多不快,学校老师有很多问题时,圆圆告诉我,其实我和她爸爸当时的错误,除了把她送进这个寄宿制学校外,总因为她想把衣服穿得更好些而批评她虚荣,也非常伤害她。她讲到当时的一些细节,说着说着,居然哭起来。这让我大吃一惊。潜意识中,我也很庸俗地认为中学生不可以爱美,我一直认为中学生穿着舒适大气就行,没必要买超过需要的衣服,更不必在乎品牌。所以当她上初中后,表现出对穿着很在意,想多买几件衣服,甚至希望买一些品牌服装或名牌运动鞋时,我断然拒绝了。我一直对虚荣有所警戒,觉得虚荣最坑人。当时并没有细腻地体察孩子的感受,完全站在自我角度上判断她的要求,把“买名牌”和“爱慕虚荣”等同起来,武断地认定她这是虚荣的苗头,一点点也不能要,不但没给她买,还三番五次地批评她“虚荣”,给她讲一通大道理,让她无话可说。圆圆后来又给我提过几次这样的要求,我都上纲上线地这样解决了。我清楚地记得圆圆读初中时,突然变得话少多了。我开始只是以为她进入青春期,心理越来越成熟内敛了。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感觉孩子内心很苦闷,并且这种苦闷慢慢表现在学习、性情等很多方面,比如成绩下降,爱发脾气等。当时我知道学校方面在一些事情上做得比较差劲,把圆圆的状态全归咎于学校。我努力用自己的方式一边和学校斗争,一边努力保护着孩子。我的保护当然是有效的,而且初中三年很快过去,她读高中时,遇到的老师大多非常好,所以圆圆的状态恢复得越来越好。我为圆圆后来的表现而备感欣慰,却从没意识到在她灰暗的初中三年,自己也参与了对她的伤害。圆圆一直是个心地纯洁、性情平和的孩子,从小不爱哭,整天笑。而这时,她都上大学了,居然会为初中时的一件“小事”流下眼泪。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不肯承认。慢慢冷静下来,真诚反思,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当年确实是错了。一个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本能地想要穿更好看的衣服,让自己更漂亮可爱,这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啊。而且她当时上的是一所收费较高的寄宿制学校,班里同学的家境都比较好,不少孩子都穿戴着名牌,和同学朝夕相处,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模仿之心?退一步说,即使孩子真有些虚荣,我又为什么不允许她有呢?哪怕我现在成年了,对虚荣多有警惕,其实也不能百分之百祛除虚荣。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为什么要求我的孩子做到呢?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懊悔,随着圆圆的成长,随着我的研究和反思的深入,越来越强烈。真难想象,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在学校备受一些老师的不公正对待后,又需要用多大的努力来消化我的强权。我为什么对孩子那样没有信任?为什么对人性那样没有信心?难道多买几件好衣服,孩子就虚荣了?而我当时对她犯下的错误似乎还不止这一件。她刚10岁,就被我们愚蠢地抛到这所寄宿制学校。学校挂着某优质公立中学分校的金字招牌,却在很多方面做得粗暴又势利,给了孩子很多伤害,我却给她原本灰暗的初中岁月雪上加霜……想到她当时的小模样,想到她小小的心中装满的委屈和痛苦,想到她持续好久的沉默和消极,我内心都隐隐作痛,恨不能时光倒流,好去修改曾经的过失。这样的时刻,最能安慰我的,居然也是这样的念头:我作为母亲也可以有缺点,不要企望去做“完美母亲”。这个念头,让我的懊悔减轻好多。我不想活在懊悔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好当下。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圆圆已是20出头的大姑娘,性格开朗,气质出众,刚从美国一所著名的常春藤盟校硕士毕业,我和她爸爸去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上午参加完在中心广场举办的学校毕业典礼后,下午在一个小教堂参加她所在学院的毕业典礼。学院的毕业典礼其中有一个环节,是给一些优秀毕业生颁发奖项。每个上台领奖的学生都会得到热烈的掌声,也一定给他们在场的父母带来无限的欣慰。我一直期待着圆圆会上台领一个什么奖,但没有,她像大多数人一样,领过硕士学位证后就一直在下面坐着。必须承认,我在那一瞬间有些遗憾。但在典礼结束,走出小教堂时,我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圆圆能来这里读书,顺利毕业,已经是多么可贵的一件事。她出国后还学会了自己做饭,把自己的生活也安排得很好——这些已经该让我多么欣慰多么自豪了啊,在一个优秀学生会聚的地方,为什么我还要在乎她在这里是不是得了什么奖呢?我为自己的贪得无厌而惭愧万分。事实上,也就是惭愧感出现时,我的幸福感才更加饱满。这种对“求完美”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和警惕,最大化地消解了我和孩子相处时的负面情绪,我们的相处进入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时期。比如她偶尔耍小脾气、因贪玩误了正事等等,我以前会或多或少有不愉快或有所担忧,现在则完全用正面的情绪看待这些事。并不是说这些缺点是好的,而是觉得,有缺点,这是多么真实、多么令人踏实的一种情况,如果她再连这些缺点都没有,那也许才是令人不安的。放下“求完美”心理,一切都显得更加完美。不求完美,这不是一种懈怠,而是一种勇气。人必先征服自己的自卑和虚荣,才有力量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完美。不仅在教育上,在一切人与人的相处中,包括和自己的相处,求完美都是一种思维缺陷,凡求完美,必有伤害,接纳不完美才是一种完美行为。接纳配偶的不完美,彼此幸福又放松;接纳朋友的不完美,获得尊重和真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让自己自信而心理平衡……我们都羡慕一些人的潇洒,不论遇到什么,都可以微笑面对,坦然地说一句: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一种潇洒,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有一种生长基础,那就是从童年时代起,他从成年人那里学会了正面看待一切事情,他是有容量的,因而他的天地分外宽广、分外和谐。他的生命可能会有风浪和波折,却不会出现“渔夫老婆”的失控和溃败,而始终像一位女王一样具有主宰的力量,活得优雅、尊贵而幸福。(1)(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年1月第1版,页。(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谢宗林译,中央编译出版社,年4月第1版,页。(3)(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孙依依译,年11月北京第1版,-页。(4)(奥)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光国译,作家出版社,年9月第1版,页。(5)(奥)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光国译,作家出版社,年9月第1版,页。(6)(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上海人民出版社,年4月第1版,页。(7)尹建莉译。(8)(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年5月第2版,46页。(9)(法)卢梭,《忏悔录》,黎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年6月第1版,页。(10)(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年5月第2版,页。(11)(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年5月第2版,页。(12)(法)卢梭,《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年5月第2版,页。(1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年5月第2版,56-57页。(14)(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年1月第2版,姜文闵译,57页。第六章绕开宣传陷阱1关于“自闭症”这件事“自闭症”宣传中的水分及其悖论“自闭症”孩子怎么了?盲人摸象的医疗诊断及“贴标签”的危害“康复训练”是严重的二次伤害“自闭症”大爆发的背后推手回归自然是最好的治疗我的观点陈述现在有一种趋势,儿童出现某种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时,人们不再有耐心去思考孩子的个性差异或教育生态环境,而是直接把这些问题推给医疗,所以围绕孩子大脑和意识的疾病越来越多。活泼亢奋的得了多动症,内向孤僻的得了自闭症,迟迟不说话的得了语迟症,说话太多是威廉姆斯综合症,不好好吃饭是进食障碍症,吃得太多是嗜食症,动作不协调是感觉统合失调症,经常说脏话的得了秽语综合症,霸道或懦弱的孩子有社交障碍症,不敢和生人说话是选择性缄默症,上网太多的患了网瘾,玩具不离手则是患了恋物癖……疾病的名单会很长,几乎儿童成长中所有的情况——只要它不被成年人满意——最后都会进入医疗,成为一种需要医生治疗干涉的病症。尤其“多动症”和“自闭症”,因其事关儿童整体行为状态,涉及点多,目前成为最大的两种流行病。关于“多动症”,我已在另一本书中探讨过这个问题①。这几年以来,“多动症”在中国媒体上的宣传越来越少,在人们的概念中逐渐淡化。我相信它的生命周期本该这样,虚假的东西没有生命力。很多儿童不必因为淘气或注意力不集中而轻易被扣上“多动症”的帽子。他们虽然有缺点,却没有病。这一简单概念的确立,对他们的人生影响深远。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们能逃过“有病”的厄运,“多动症”之后,取而代之的是“自闭症”。此病的宣传、阐释、诊断及治疗等,与“多动症”如出一辙,但较之“多动症”,更加来势汹汹。虽进入中国时间不长,但其宣传声势之大,发病率上升之快,发病人数之多,病人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没有谁会否认“自闭症”这样一种先天缺陷存在的可能。因为人类的任何器官都可能存在先天缺陷,大脑也不例外。除了像唐氏综合症等这样有明确基因缺陷的先天残疾,智力正常但语言功能低下,交流功能障碍的情况肯定也有。但不管什么先天缺陷,发生率都不会高到离谱。如果说某种先天疾病突然莫名其妙地成为大面积爆发的流行病,那一定是某种外部原因促成的。一、“自闭症”宣传中的水分及其悖论当下,尽管不同渠道公布的“自闭症”发病率五花八门,相差甚远,总体调调是越来越高,某些媒体甚至陈述为“爆发式增长”,比癌症、艾滋病、糖尿病患者的总人数还多——这就是说,如果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一个癌症或糖尿病患者,就应该见过一个以上自闭症患者——敢这样报道的媒体当然不会进行这样的对比分析,它要抓眼球,就不需要深入和理性。所以在白血病发病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二三的情况下,某些媒体和某些相关机构完全无视常识,把“自闭症”的发病率炒到1%,甚至更高。同时强调患儿越来越多,多到自闭症康复机构不够用了,*府和公众应该给予支持,多建康复机构……新闻学中最重要的一条铁律是“真实”,但在“自闭症”宣传中,处处可见道听途说。事实是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权威的儿童自闭症流行病学数据报告,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对此有过大规模调研和统计。所以尽管是如此吓人的高发病率,却几乎看不到权威机构或权威学者站出来说话。美国电影《雨人》,中国大陆电影《海洋天堂》和中国台湾纪录片《遥远星球的孩子》是目前中国公众了解自闭症的主要来源,几年来,甚至媒体宣传也一直在用这几部电影说事。社会心理学有一条原理:一切煽动性的宣传,瞄准情绪比瞄准理性效果好得多。而电影是煽情最好的载体,剧本可以随意编写,镜头可以任意取舍和切割。影片把“自闭症”患者描绘为一群宛如被上帝特别圈点过的异类,他们天生孤僻冷漠,不善交流,却在某方面有极高的天才,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使别人不理解他们,常令他们不知所措,生活艰难。从年开始,每年的4月2号是“国际自闭症日”,到了这一天,很多人,尤其演艺界的一些明星会大声呼吁关爱自闭症患者,这当然是出于人们的善良和博爱。但如果你问他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病,人们基本上都是用这几部电影说事。所以“雨人”、“星星的孩子”现在成为自闭症患者的代名词——美丽、遥远、不凡——这作为传播形象很迷人,很有感染力,但和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实际情况是,现在被广泛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就是一群普通孩子,倘若再经历长期康复,最终大多数人将成为智力和心理的双料低能者,只有极少数孩子能比较正常地融入普通生活。而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特异天赋的,凤毛麟角,并不具有代表性,如同失去双臂后学会用脚弹钢琴、在“中国达人秀”中夺冠的刘伟,他是个奇迹,但不能代表所有失去双臂的人的乐器演奏水平一样。除了以上传播与事实的不符,更多的是诉求间的自相矛盾。常见的诉求有下面几点,被各类宣传引用,奇怪的是其中显而易见的虚假和悖论居然一直被忽略:自闭症是一种先天疾病,是基因或大脑某种生理出了问题。自闭症和后天教育及成长环境完全没有关系。自闭症必须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自闭症目前无法治疗,患者往往终身精神残疾。自闭症患者经常受到歧视,要反歧视,呼吁关爱这个群体……在这些诉求中,有一点首先值得澄清:宣传总把“自闭症”成因和教育问题剥离得干干净净,确定它是纯生理疾病,是基因的问题。事实是,到目前为止,全球医学界尚未对自闭症病因病理形成统一定论,它是如何发生的,哪里出了问题,谁都不知道。当然一直不断有人拿出“最新研究成果”,用基因或其他生理指标来说事,但没有一个得到公认。即“自闭症”诊断和常规医学诊断不同,常规医学诊断必须依病人的生理变异事实来下结论,“自闭症”诊断却是纯主观判断。当一个医生认定某个儿童是“自闭症”患者时,他并不知道儿童哪个器官或哪个生理指标出了问题,只是依据“核心症状”或“诊断量表”进行综合判断。这就说到“症状”及“量表”的问题。目前公认的“自闭症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诊断量表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设计。量表中的各项评分标准没有一项生化指标,全部是行为判断。这些行为,即所谓的“症状”,用教育学或心理学全部可以解释,不过是儿童个体差异,或是儿童遇到环境困扰后不同程度的扭曲表现。换句话说,任何儿童,尤其是早期遭遇错误对待的儿童,都有可能符合量表中的大部分症状。用这样的事实,重新解读上面的几条宣传诉求,更会发现一串悖论:既然不知道是什么基因出了问题,如何断定一定是基因出了问题?病因和病理都不清楚,如何诊断?没有准确的诊断,哪儿来的筛查?又哪儿来的发病率?每种轻微“自闭症”症状都会表现在有某种心理障碍儿童身上,较严重“自闭症”症状和儿童精神病症状高度吻合,医生是如何鉴别两种情况的,如何区别哪个是先天,哪个是后天?医生有能力诊断,为什么不负责治病?治病为什么要去自闭症康复机构?说到自闭症康复机构,又是一连串不可思议。首先,依其举办性质来说,它是教育机构,而非医疗机构,所以工作人员是“老师”,不是“医生”。其次,现在举办自闭症康复机构的门槛非常低,既无行业标准,又无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不管你以前是从事什么职业的,都可以申请到执照,不少自闭症康复机构就是患儿家长自己办的。由此,我们不能不产生一个疑问:这么一个“世界级疑难杂症”,康复机构的人怎么就有办法对付呢?康复机构当然可以解释说,训练方法采用的是国内或国外专业人士编制的课程,课程内容很强大,有康复功能。那么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释:假使他们所采用的康复训练可改善基因缺陷,既有效又容易学到手,为什么经过常年康复的孩子,最终大部分都成为确定无疑的精神残障者呢?包括那些最积极举办自闭症康复机构的患儿家长,他们的孩子的最终状况有说服力吗?早诊断早治疗,倾家荡产去康复一个来自遥远星球的天才,最后就是让他进入残疾人行列?年4月,中国最有影响力的CCTV电视台一档名为《开讲啦》的电视节目,邀请到一位女嘉宾开讲。她是一位“自闭症”患儿的妈妈,最早在中国开办自闭症康复机构,是该领域在中国的知名人物。她在孩子5个月时出国留学,2年以后回国,发现孩子不会喊妈妈,然后孩子被确定为自闭症。现在她的孩子已成年,智力表现为永久残障。一位年轻人提问,您的孩子患自闭症,有没有可能是早期母子分离所致?这位女士果断地说不是,因为“自闭症的基因图都可以画出来,是多因素致病”。她的回答也许给人一种印象,即自闭症的研究已进入生物学的层面,病症的秘密已被揭开,或即将被揭开。事实是时至今日,从来没有人能确定哪种生物因素会致病,自闭症基因图也从没有人画出来。所以我们只能猜测,她所说的“基因图可以画出来”是指现在宣传中说的自闭症谱系示意图,答案更是和学生的提问驴唇不对马嘴。这就需要我们知道所谓的“自闭症谱系”是个什么东西。“谱系”一般指一个演化系统。系统间的要素彼此有承接、关联和影响。好比“肺癌谱系”应该是有关人种、地域、遗传、生活方式、基因等这些方面的立体构成。而“自闭症谱系”(ASD)却是根据典型自闭症的核心症状进行扩展,把所有和“典型症状”沾边的情况都包括进来形成的一个平面范围。相当于依据肺癌标准,把肺结核、肺炎、气管炎、感冒、咽炎、咳嗽等等都归入“肺癌谱系”。即“自闭症谱系”不是一个生物学或遗传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对一个划分范畴的统称。例如所谓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或“高功能自闭症”,其真实含义是“疑似自闭症”或“轻度自闭症”,是谱系中的重要组成。现在有报道说,爱因斯坦、牛顿等科学家被怀疑是高功能自闭症患者——如果真是这样,超高的“发病率”倒是合理。没错,按这样的逻辑,倘若真有人定义一种“肺癌谱系”,人人都将是肺癌患者,肺癌“发病率”确实高,谁没感冒咳嗽过?可这样的“谱系”概念,除了千万倍地放大“发病率”,制造恐慌,有什么价值呢?退一步,即使关于基因致病的猜测是对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的论断也没来由。自然为人类做的一切设计,都是向着交流和融合进行。人类最古老的奋斗,就是与其他人合而为一,在进化中力图保存自己的基因,这是亘古不变的需求。并且精神病学研究早已有这样的理论:先天生理上的差异,不会导致一个人采取变态的生活方式。大脑是一个可以接收文化软件的硬件系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进化程度越高,语言和合作功能越强大,相应地,这些方面的基因表现会越来越健康,而不是越来越病态。换句话说,假设自闭症真是基因所致,那么发展的趋势必定不是患儿更多,而是越来越少。用基因来解释“自闭症”越来越多,显然大方向就不对,基因不会让自己水往低处流。总之,那么多的诉求,只要摆到一起综合地看一看,就会发现疑点重重。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自闭症”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如此扑朔迷离的事,背后真相是什么?是什么在左右着当下发生的一切?为了搞清楚这件事,请允许我在以下的内容中分步骤进行解读。二、“自闭症”孩子怎么了?说到“自闭症”的事,很多人首先会问,到底有没有“自闭症”这么个病,它到底是一种先天疾病还是后天疾病?关于有没有的问题,我放到后面解答。这里先说说先天后天的问题。我想,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有先天,也有后天——人体的任何器官都有可能出现先天残障,如先天盲聋、先天心脏病、先天肢体残缺等等。大脑是人体器官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所以不能否认先天“自闭”的可能性。即在排除所有成长环境问题后,可能有人天生就这样:听力正常,但语言功能低下;智力正常,但交流能力极其低下。这样的人有多少,没有人能提供可信的统计。但我们可以相信它较之其他类别的残疾,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不信的话,从我们自己的大脑中搜索一下,或问问身边的人,见过几个“自闭症”,答案即可知晓。世上不可能突然冒出很多6个脚趾头的孩子,也不可能凭空出现很多“自闭症”儿童。如果说现在真的出现较多有交流障碍的孩子,它要提醒的是,当下,我们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也许存在某种普遍性的误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早已发现,几乎所有严重的儿童心理障碍,都是亲子关系联结不良的后果。而导致亲子关系联结不良的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儿童早期和母亲接触机会的匮乏,二是家庭教养方式,尤其是父母教养态度的不得法。儿童和世界的第一个联结通道由母亲来建立。母乳不仅提供肌体成长能量,也提供心理成长能量。母亲的怀抱、气息、声音等等,所有的陪伴都是孩子的心理奶水。幼年丧母、母亲严重精神障碍等不可抗拒原因会损伤孩子心理。与此同时,一位自身再优秀的母亲,如果她在孩子幼小时忽略了和孩子相处的重要性,把孩子全部托付给老人或保姆,亲子关系淡薄;或长期用教条刻板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会出现心理营养不良——这正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些父母健全,甚至家境优裕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生命最初的几年是人生的*金期,几乎奠定了一生的发展基础。母亲在这个关键时期缺席了,或一直以反自然的方式和孩子相处,孩子的生命必定会出现巨大遗憾。我们从很多“自闭症”儿童家长的自我陈述中可以看到,他们大多在孩子婴幼儿期去忙事业,到孩子大一些,出现行为异常时,才后悔莫及。也有人把自己的童年心理创伤投射到和孩子的相处中,无意中扭曲了亲子关系。早期经历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只成年狗的一只眼睛蒙半个月,去掉眼罩后,这只眼的视力很快能恢复到从前的水平。但把刚出生的、双目视力正常的小狗的一只眼睛蒙上,半个月后去掉眼罩,小狗这只眼几近失明。经过长时间恢复,虽然有了视觉,但视力低下,出现永久残疾。这种生理现象和心理发育现象几乎完全一致。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从小被隔离长大的猴子,它们大脑皮质神经元连接稀疏,行为神经质,走路蹒跚不稳,甚至叫声都不正常。成年后,永远处在猴子社会阶层的最下端。母爱的匮乏不仅损害心理,也损害智力。罗马尼亚在二次大战后人口锐减,*府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四个孩子。因很多人家养不起这么多孩子,*府建了国家教养院,六万多名婴儿一出生便住进教养院,统一由保育员照顾。结果是教养院不但没培养出补充人口数量的国民,却批量生产出一批问题儿童。这些出生时检查正常的孩子,最后绝大部分变成精神残障者,他们独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后摇晃,撞墙等各种自残,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不会对话,智商低下。儿童对物质的东西要得其实不多,只要有基本保障就可,对母爱的需求却很高,必须充分。倘若母爱打折了,即使锦衣玉食、仆役成群,心理发育也会打折。犹如一棵树长得好不好,不在于种在皇宫还是种在乡野,在于根须所触的土壤和枝叶所承受的阳光是否给了足够的滋养。温暖的陪伴,是母爱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最高的境界。母亲如果没有亲自哺喂自己的孩子,如果在孩子幼年时期没有充分陪伴孩子,她和孩子间建立的心理联结就会稀疏。血缘只能让她关心孩子,很难让她充分地疼爱孩子,如果再加上一些个性方面的不足,比如做母亲的性格过于强势,或兴趣点在别处,理解孩子对于她来说更难。一位在某自闭症康复机构做过几个月义工的大学生对我说,他惊讶地发现,很多把孩子送来康复的家长,他们和孩子间的关系表现得奇怪,和他原来想象的情形差异很大,大多数家长和孩子并不亲近,甚至有些妈妈抱孩子的表情动作都很生硬。我相信,这些妈妈一定很想充分地去爱孩子,或者比常人更愿意去理解孩子,只是她们没有获得这样的力量和通道,她们身上的母爱没有被充分激活,她们自身也是反自然行为的受害者。当然,并不是早期缺少母爱的孩子一定会得“自闭症”,正像即便癌症高发区也是发病的少不发病的多一样。除去个体差异,还要取决于其他外部条件。一般说来,在母爱缺席的情况下,如果父爱健全,或家里其他人能够很好地进行爱的补偿,孩子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因为人有天然的自我疗愈本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从小缺少母爱的孩子,也可以正常成长的原因。生命中单一的缺憾不会让一个人心理残障,变态心理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后果,关键因素有下面这些:1.孩子在婴幼儿期,尤其3岁前,和母亲、父亲接触很少,孩子托付给老人或保姆带。2.工具过多地介入生活,如过度使用电视、电子产品、婴儿车等,孩子缺少语言及情感的交流环境。3.在吃饭、睡觉、大便等日常生活问题上教条,对孩子进行过度训练。4.家长对孩子包办太多,几乎事事代劳或处处指令。5.对孩子限制太多,总是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6.监护人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孩子或用冷暴力惩罚孩子。7.夫妻感情长期不和,家庭气氛长期压抑。8.直接监护人性格强势,凡事不容他人质疑。9.家中少书或无书,很少有亲子阅读时光,孩子没养成阅读习惯。10.孩子长期缺少玩伴,成长环境过于单调。以上情况,很多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只要不严重,对孩子影响并不大。只有这些因素叠加多、程度深,才会构成“创伤性成长环境”。在典型创伤性成长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尤其那些天资聪慧、生性敏感的孩子,心理不断受阻,又无法建立自我成长通道,结果只能是“自闭”或其他形式的精神分裂——这就是“自闭症”的成因。但并不是有了“成因”就一定会导致孩子心理残疾,就像人生病了不一定都会要命一样。回溯一下人类以往的情况,一代又一代儿童的家庭成长环境远不如现在好,却从未出现过大规模的心理流行病,这是因为人有本能的自我愈合能力。父母可以在某些事上做得不好,只要不是一直错上加错就可以。就当下“自闭症”儿童来说,家长们早期的失职或失误本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后期误入歧途才最可怕。其实,在孩子的问题刚被发现时,年龄往往还小,有充足的解决时间,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尽快把正常母爱和正常生活环境还给孩子,那么孩子会进行自我修复,慢慢变得和其他孩子一样完好。可惜的是,很多家长意识不到孩子的问题和早期生活经历之间的关系,急医院走,从一个小过失,走向一个大错误。三、盲人摸象的医疗诊断及“贴标签”的危害我十分尊重医生这个职业,但在“自闭症”这件事上,显然是医疗错误地介入了教育。医生有能力帮人们解决肌体病痛,并不意味着他有能力帮人们解决意识问题。把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发育问题交给医生看,根本思路是错的,宛如把打鱼的事交给种地的人来做,其中的错误和风险可想而知。医生面对儿童的“症状”时,专业思维使其很少和早期教育联系,往往会孤立地、片断地从大脑生理病变来找原因。换句话说,医生之所以敢于诊断一个孩子是“自闭症”,在于他不懂教育,无法从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来纵深地看问题。当然,一个孩子的早期成长事实,很难探究。它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秘密,是一段过往的历史,甚至是一种被无意改写的记忆。诊断通常都是父母在陈述,医生不可能深入探查他们生活中的点滴。甚至有些父母在陈述儿童问题时,会有意无意地美化自己的行为。同时,智力和情感没有得到正常开启的孩子,他活在封闭和混乱中,自己也无力主动去和外界沟通,无力去陈述为什么。这样,病态表现和早期教育就被完全割裂开来,仿佛启蒙阶段的负面遭遇都不存在,有病的标签就很容易被贴到孩子身上。孩子不开口说话,这在“自闭症”的诊断中是一个重要症状。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释。儿童开口说话本来就有早有晚,有的一岁就开口说话,有的两三岁甚至四五岁才开口。原因有几种:一是个体差异;二是儿童早期生活缺陷使交流功能启动迟缓;三是因为家长经常强迫孩子说话,引起孩子逆反和心理障碍。不管哪种情况,只要孩子听力正常,发声系统没有异常情况,都不需要用人力进行过度干涉,或者说,即使“干涉”,也需要对症下药,办法很简单,就是多和孩子进行语言及情感交流,关键是要让孩子心理轻松,有自信,待说话的身心条件成熟了,瓜熟蒂落,自然会开口。反之,在孩子说话条件还不成熟、或者他心理上有障碍不想说时,就把他划到“有病”的人堆里,对他进行反天性反自然的训练,那样只能雪上加霜。比如某个本该三岁半才开口说话的小孩,如果家长在他2岁时看到别的小朋友都会说话了,自己的孩子还不会说,就开始着急。到孩子两岁半,别的小朋友都会背唐诗了,自己的孩子仅会说几个单词,这就更让他们焦虑。到3岁时,别的孩子都开始认字了,自己的孩子还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家长就按捺不住,医院。医院查不出问题,医院,耳鼻喉查不出问题就查大脑,大脑查不出问题就去找心理医生……家长的焦虑、各种痛苦的检查、治疗和强制训练,让孩子深深地为自己不会开口说话而自卑和痛苦,那么孩子不但不能如期在三岁半开口说话,甚至4岁也不能开口说话。一个孩子,当他在语言准备不充足的情况下,和他人的口头交流愿望会比较低;交流上的不顺畅又导致他总是不被人理解,情绪无法疏导,所以容易表现出脾气大或冷漠。而“治疗”对情绪的打击,更让孩子的心理机制在挫败中难以正常展开,出现更多的问题——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如果成人还不能意识到正是“治疗”本身在伤害孩子,把孩子的不正常行为误读为有病,将其投入长期的治疗中,那么孩子的“病态”将一步步被稳定,用一个确实有病的后果,证明诊断的正确和治疗的必要性——这种悲剧被隐藏得如此之深,孩子自己不知道,爱孩子的父母不知道,医生不知道,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不知道。大家看到的确实是一个不正常的孩子,于是所有人都确信,这个孩子先天有“自闭症”,需要不断地被治疗和康复。至于其他症状,诸如不听指令、没有目光交流等等“自闭症”症状,它们和说话问题一样,都可以从教育学或心理学中找到答案,也可以找到解决方案。但医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不会往这里想。盲人摸着一条象腿,真诚地说大象长得像根柱子,并不是他想撒谎,而是他的认识只能到这里。这也正是为什么医生只能“诊断”,无力治疗的根本原因。现在又有人呼吁,自闭症筛查要从一岁半开始。这真是可笑!无法化验、无任何确切证据的“筛查”如何做?难道医生都有火眼金睛?按现有的自闭症诊断标准来对号入座,哪个一岁半的孩子能逃脱有病的厄运呢?在一些自闭症论坛,经常会看到奇葩对话,几乎孩子的每一种情况都是“症状”,比如:提问:我的孩子两岁,每次进电梯总是要乱按楼层按钮,不让按不行,讲道理听不进去,告诉他我家楼层他还乱按,是不是自闭症啊?回答:还有没有别的症状,比如喜欢往高处爬,不知危险?问者:有啊。答者:医院看看吧,像自闭症。可以想象,这些信息,会给年轻的家长造成多少恐慌。一位科学家说过,“认识模糊的地带,妖术最容易流行。”中外历史上妖术大流行总有类似的手段。先制造恐慌,吓唬人,然后再做神秘解释。曾看过一个笑话:某专家为了证明螃蟹的听觉器官在腿上,提了只螃蟹放到桌上,并冲它大吼,螃蟹很快就跑。然后捉回来再冲它吼,又跑。最后专家把螃蟹的腿都切下来,又对着螃蟹大喊,螃蟹果然一动不动。一只一只试验下来,都这样……得出结论:螃蟹的听觉器官确实在腿上。早诊断、早治疗,倾家荡产去康复,最后领个残疾证——这种逻辑困境没有人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