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穴不仅可以缓解急性胃痛,在吃饭前后按揉这个穴位还有助消化的功效。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两横指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次。
此外,内关穴还有速效救心丸的功效,老年人如果出现心动过速(1分钟跳次以上)或心动过缓(1分钟跳60次次以下)的迹象,也可以按揉内关穴进行双向调节,使心跳恢复正常。
心跳过快寿命短?心跳多少的人最长寿?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梦想。但你是否知道,心跳正常与否、快还是慢,会直接与寿命长短相关。人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至30亿次,控制心跳正常,使其既不过快也不过慢,有助于延长寿命。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在60~次/分之间。国外一项研究对年龄在35~84岁的人群进行了26年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心跳次数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男性人群尤为明显,当然心率过慢也不利健康。人的寿命呈现一个U型曲线,即心率长期低于50次/分或长期超过80次/分都会使死亡率增高。国内的大规模样本调查也发现,心率过快的人寿命比一般人要短。相比之下,心跳60次/分的人寿命高于70次/分的人,而心跳70次/分的人寿命又高于80次/分的人。
长期心率过慢,由于心脏“泵”出的血不够,导致人体缺氧缺血,出现代偿性心室加快运动来供血,心室运动过速,反而造成回血不足,严重者可能导致猝死,甚至死于睡梦中。因此,如果心率及脉搏少于50次,医院做详细检查,查找原因,如果是病理性的,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心率过快同样会缩短寿命。因为心跳太快,等于迅速消耗人体一生的“心跳总额”。长期心动过速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有冠心病史的会直接诱发冠心病发作,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心率最好不要超过80次/分。一旦心率超过次/分,医院就医,查明原因并治疗。
如果要减慢心率,应注意减轻工作压力及精神负担,肥胖者要减重,多运动,低盐饮食,戒烟忌酒等。导致心率过快的病理性原因如感染、发热、贫血、甲亢、心功能不全等,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治疗。需要提醒的是,三高人群一定要适度运动,如果运动结束后5分钟还不能恢复至次/分以下,就属于强度过大。
心跳过快是什么原因?
心动过快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性的和心理性的原因两种。他们多与神经张力有关。问题虽小,但都需要得到大家的重视,必须及时治疗
1、生理性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
2、药物性
如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麻黄素,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如阿托品,咖啡因,甲状腺素,苯丙胺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3、病理性
即某些疾病诱发的心跳过快。比如贫血、脑血栓、神经官能症等。他们往往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缺氧,进而造成心跳过快。
4、心脏血管疾病
急性失血,低血压和休克,动静脉瘘,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都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
心跳过快怎么办?
1、发病时的简易治疗
用指轻压眼球或颈动脉窦,用筷子刺激咽部引发恶心(对于非医学工作者建议采用此法),有的病人可用此法终止发作。
2.、药物治疗和预防
某些药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也可预防其发作,但不能根治,长期用药可能有副作用。
3、屏气法
病人操持心情放松,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屏住不吐,过一会再吐出气,如此反复,每日多做几次,有益平心静气,减缓心跳过快的症状。
4.、导管手术治疗
目前最佳的选择是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就是在X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穿刺股静脉、股动脉、或锁骨下静脉,把电极导管插到心脏里去,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KHz~1、5MHz的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很高的温度,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干燥坏死,无痛,不需全麻,局部组织损伤均匀,范围小,边界清楚,容易控制。
与药物治疗相比,射频消融不是暂时性预防或终止心动过速的发作,而是一次性根治,不再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外科手术比,它不需要开胸,不需要全麻,病人无痛苦,操作方法简便;总之,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5、诱发呕吐
用压舌板或手指刺激咽喉,诱发呕吐,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可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
6、压迫颈动脉窦
在颈部大约与甲状软骨上缘同一水平们得搏动最明显的部位,以第2、3、4三个手指向颈椎压迫,最好以按摩为主,每次时间不超过5-10秒钟。如果没有效果,隔几秒钟再按摩,但在按压时不可以两侧同时按压,因为有使心跳突然停止的危险。一旦发现心跳减慢,应立即停止按压。
7、压迫眼球
由家里人以手指压迫一侧或两侧眼球约10秒钟,等到心跳有暂时停止现象时,慢慢减压。在压迫眼球时用力不要太大。有青光眼或高度近视的人不能用这种方法,因有引起眼内压力增高或发生“视网膜”剥离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