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杂合之病,须用杂合之药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看得好 http://www.mvdtj.com/m/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柴胡类方剂中独树一帜,其独特的组方思路及广泛的应用范围令人叹为观止。虽然有人曾质疑其证候较少见,方义似乎杂糅,且在现代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似乎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临床价值减弱。深入探寻古今医家的医案,我们会发现其治疗范围其实十分广泛,烦惊、谵语等精神症状,以及胸满等少阳脉证,都是其重要的治疗目标。然而,我们学习仲景公的方义,并非仅仅为了理解其理论,更重要的是为了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那么,这张古老的方剂究竟能治疗哪些疾病呢?其应用范围又有多大呢?中医学,作为一门实践科学,其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虽然《伤寒论》原著的部分内容已经佚失,但我们仍可以通过临床上的有效病案来反证其理论。当我们深入临床,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病人的痛苦,细心观察他们的症状,我们会发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应用范围其实非常广泛。朱丹溪曾感叹:“杂合之病,须用杂合之药。”这句话恰恰道出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复杂性。在复杂的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患者自己也说不清到底哪里有问题,医者也难以准确判断病因。这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复杂的组方,既能针对主证,又能兼顾兼证,能够很好地解决这类复杂病例。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伤寒八九日,下之”这样的错误治疗带来的恶果。因此,作为医者,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仲景公的方义,熟练掌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应用方法,以便在临床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为患者解除病痛。关于“伤寒八九日,下之”的诠释,历代医家见解各异,各具匠心。《医宗金鉴》阐述,当伤寒缠绵至八九日,若表邪未尽而误用攻下,邪气便乘虚深入,或上或中或下,扰乱三焦,导致荣卫失调,水液代谢受阻,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方有执则强调下后里虚,外邪乘虚入里,扰动心神,导致烦、惊、狂乱等神志症状,并认为这是形成该证的关键。而在上海科技出版社的《伤寒论讲义》中,则指出误用攻下之法会使病邪内陷,表里同病,虚实互见,尤其是少阳相火上炎与胃热上蒸,更增添了病情的复杂性。成无己的观点是,伤寒至八九日,邪气已化热,再误用攻下,会使里虚热不除,进一步加重病情。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伤寒论讲义》则详细描述了误用攻下后,病邪如何陷入少阳,导致经气不利,心神被扰,肝胆失和,三焦枢机失调,膀胱气化不行,以及气机郁滞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解释了“伤寒八九日,下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症状,也强调了少阳受病是该证候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些医家的诠释,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围绕着“伤寒八九日,下之”这一核心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揭示了其深层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为我们理解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仲景公曾言:“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笔者深思,此证之因,乃“妄用攻下,伤于少阳”。正如《黄帝内经》所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若三焦枢机失职,则生此证。胆与肝,两者相表里,肝气上升,郁则经气逆。《灵枢·本输》中载:“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胆中郁火妄动,邪气四溢,波及他经。肝藏魂,郁火扰肝,则魂不宁而惊;郁火侵肺,则经气不利,胸满;心为君火,火与火相遇,轻则烦乱,重则血不守心,导致谵语昏乱;郁火又扰肾,与三焦枢机不利相合,膀胱气化受阻,小便不利;热邪昏扰,气机失调,故有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之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既为柴胡之证,却不见甘草,这是为何?朱丹溪曾言:“杂合之病,须用杂合之药。”此方寒热并用,表里同治,阴阳并调,甘草的调和作用不可或缺。然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中云:“满者忌甘,故去甘草。”此论似过于武断。“满者忌甘”当指甘厚腻味之品,而非甘草。甘草性平淡而甘,能调和百药,利尿清热,岂是厚腻之品?仲景公既取小柴胡汤之意,何不用甘草?或许是王叔和先生整理前已遗失。至于铅丹,其真实面目尚未明了,医籍本草中描述含混,不可随意臆断使用。柯琴云:“铅禀乾金之体,受癸水之气,能清上焦无形之烦满,中焦有形之热结,炼而成丹,不特入心而安神,且以入肝而滋血矣。”虽为赞誉之辞,但仍待各家论证后方可使用。本方源自小柴胡汤,经过加减变化而精心组成。针对少阳经的疾病,以小柴胡汤为基石,旨在疏解肝胆郁火,调整三焦的枢纽功能。在此基础上,增加桂枝,旨在通阳和表,有效缓解一身沉重、难以转侧的不适感;加大黄,以泻热清里,荡涤肠胃,调和气血。更辅以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平复心绪,治疗胸满烦惊、谵语等症状;茯苓的加入,通利小便,引导湿热下行。这一系列药物的配伍,旨在迅速化解错杂之邪,调整脏腑功能,使三阳之邪得以疏解,诸脏归于和谐。仲景公对于柴胡证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列举了多种昏扰之证,但始终不离柴胡汤的核心治疗原则。这一方证,不仅展示了小柴胡汤加减变化的智慧,也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创造性应用柴胡汤的灵感。诸如柴平煎、柴苓汤等方,都是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对于治疗各种新生疑难病症,如中医的癫狂、心悸、失眠、梦游等,或西医学中的精神分裂症、癫痫、神经官能症、梅尼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高血压病等,都有着显著的疗效。此外,许多医家还运用此方治疗习惯性便秘、泄泻、更年期综合征、阳痿、耳鸣等多种病症,都取得了非凡的疗效。这一方剂的独特视角和广泛应用,展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小柴胡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