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塚敬节著华夏出版社
半夏厚朴汤大建中汤
分娩后上半身浮肿
一位很熟悉的朋友夜间打来电话,要我尽快往诊。
患者是该友人的妻子,妊娠期间浮肿,今天分娩后不久,胸部、颈部、面部浮肿迅速加重,胸部苦闷,有一种呼吸将停,接不上气的感觉。最痛苦的是喉咙部位犹如有物自下向上冲塞,气流不畅,不停地咳嗽。随着咳嗽,咳出泡沫样痰。痰咳出后略减轻,然后又恢复原状。从早上至夜间,几乎无尿。颜面肿大,有平时的两倍,颈部也呈重度浮肿。
于是参照《金匮要略》水气篇“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其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条文,给予半夏厚朴汤治疗。所煎汤药尚未全部喝下去,咽喉部如物冲塞的感觉即已消失。天快亮时,接连排出多量小便,数日后痊愈。
主诉眩晕和身体震摇感的神经官能症患者
三十八岁妇人。九年前分娩的过程过于快,产婆尚未来到便生下了孩子,自己便怀疑有大失血,非常痛苦。这便成为疾病的诱因。
现有症状,时感惊恐不安,甚至站立时都感到两膝发抖,无任何诱因而出现阵发性心悸。发作时尿多,眩晕,身体有震摇感。夜间睡觉时,即使枕头再高,也觉得头部在下沉而不得安眠,只得背靠被子半卧位睡觉,近几年来经常如此。肩凝,有时感觉双手不知置于何处才好。心悸严重时,咽喉部有狭窄感,即使喝水也只能少量入口,不能咕嘟咕嘟饮入。
根据以上症状,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投予半夏厚朴汤治疗。服药一周后,情绪变得明快,继服上方,二个月后基本治愈。
主诉眩晕的神经官能症患者
患者为五十九岁男性,约一年前出现眩晕,安静时尚可,但走路或与人说话时立即发作。一直有头沉重的感觉,其他无明显异常。食欲一般,大便一天一次,软便,小便无异常,睡眠好。
发病以来,已经过四五位医生诊疗,都说未发现异常病变,不久便会好的。主要症状已如上述,但在交谈过程中,该患者摊开记录病情与治疗详细经过的笔记本,绵绵不停地讲了近一个小时。我坚持着听其讲述,考虑应诊断为神经官能症。
该患者最后以这样的话作了收尾:是否能治好,心里没底。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却没见到一点效果。请一定治好我的病。
腹诊触得胃部振水音,心窝部略膨满。
投予半夏厚朴汤。
服药一周后眩晕基本上停止,但头部仍有紧束感,胸部略有压迫感,两脚沉重。服药二周后开始有了想出去工作的心情。终于在服药三周后开始工作,回想生病时的事情好像做了一场梦。
主诉头痛、眩晕和心悸的神经官能症患者
患者为三十三岁的妇人,一九三六年五月五日初诊。
该患者因前年秋天四个孩子均患百日咳而身心疲惫,其后患风湿性关节炎,医生说有可能继发心脏瓣膜病,所以非常担心,每天在忧恐不宁的心情中过日子。一九三六年二月的一天夜里,突然感觉心脏被握住一样(使用这种形容词叙述症状者多见于半夏厚朴汤证),惊恐中按自己的脉搏,发现脉搏处于停止的状态,便急忙请医生来,注射了药物。(注意其尚有自己把脉的时间却发现脉搏停止的叙述)。从此以后,和别人说话三十分钟后就会出现头痛和眩晕,食欲不振。月经正常,睡眠良好。有时心悸加重、呼吸急促时,会出现尿频,间隔十分钟左右有一次(如果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小便反而减少)。
该患者夜间如果没有保姆陪伴便不能迈出房门一步。有时白天外出时,恐怕会死在路上,便将姓名住址记在纸片上揣在怀里。
根据这些症状,投予了半夏厚朴汤,服药十天后症状减轻,二个月后便未再发作。
半夏厚朴汤备忘录
○咽中如有炙肉附着的感觉,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这种症状是应用半夏厚朴汤的指征。这种感觉也被称为歇斯底里球。
○半夏厚朴汤用于主诉眩晕、阵发性心悸、咽喉堵塞感、忧心忡忡、不安感等的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用于胃下垂、胃炎等有胸部痞塞症状者。另外还可用于感冒后声音嘶哑者。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大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常用于支气管哮喘。和田东郭(-,日本江户时期医家---译者注)云,气郁而致月经不调者该方可治。
○半夏厚朴汤也被称为理气剂,因为它具有散气郁,调畅气机的功效。
○对于非常衰弱的患者和腹部软弱无力、脉也无力的患者,使用半夏厚朴汤反而加重疲乏无力,必须注意。
○并非对于神经官能症不加分辨均用半夏厚朴汤,山田照胤报告过数例附子理中汤治愈神经官能症的验案。
耳鸣、心情郁闷、不想做事的患者
大建中汤是用于腹痛为主诉的方剂,而我却曾用该方治疗一个完全无腹痛的病例。在我汉方开业二、三年的时候,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妇人来诊,虽然身体肥胖,但血色不佳,面色晦暗。主诉耳鸣,总是心情郁闷,什么事情也不想做,意欲淡漠。在等待配药的一会儿工夫,也把头埋伏在桌子上。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神经衰弱的状态。该患者使用了各种方法治疗,均未见好转。这次抱着试试汉方治疗也许有效的态度而来诊。脉象如何已经忘记了,腹部膨满但软弱无力,非常凉。无腹痛。我投予了大建中汤治疗,效果很好,出乎意料,患者变得有精力,恢复了健康。从那之后,该患者及其家属都成为汉方的热爱者。后来,该患者即使感冒也用大建中汤而治愈。
难波抱节(-,日本明治时期医家---译者注)在《类聚方集成》〔难波抱节对吉益东洞(-)所著《类聚方》进行补正的医著---译者注〕中,引用《伤寒绪论》所述指出,在耳闭耳聋看似小柴胡汤证者之中,实际有大建中汤证者存在,须加以注意。
对有耳鸣者使用大建中汤时,要重视脉诊和腹诊的诊察。请参考大建中汤的条文。
遇冷或疲劳后辄出现胃痛、呕吐的患者
患者为三十四岁男性,从二、三年前开始,当遇寒冷或身体疲惫时,则出现胃痛,严重时甚至出现呕吐。多发于春秋季节。手足容易发凉,血色差,食欲可,大便一般。
腹诊,腹部全体软弱,无胸胁苦满和腹直肌紧张。用手指轻轻地刺激腹壁,稍加凝视,则可以看到肠管的蠕动。腹痛发作时,大便为软便,但有不易排出的倾向。脉迟弱。我投予了大建中汤。
服药后,身体疲惫感减轻,增加了气力。二个月过后,血色转佳,看上去与治疗前大不一样,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健康状态。遇冷也不再发生腹痛,吃普通饮食也无不适了。
数年的顽固性腹痛
患者为四十二岁妇人,主诉数年的腹痛而来诊。
脉象沉而弱,舌苔淡*,有湿气,无口渴。全身少肉,消瘦,面色苍白。全腹部软弱无力,以下腹部为甚。腹部有数处凹凸,按压时发出咕噜的声音,凹凸也随之消失。用手指刺激回盲部时,肠的蠕动亢进,通过腹壁能观察到肠的运动。脐的上下均有振水音。腹痛阵发性增强,疼痛发生在回盲部附近,可上下左右移动。疼痛剧烈时,向上攻冲至胸,有时引起呕吐。大便时有秘结,但若服用泻药,则引起难以忍受的腹痛,所以害怕服用泻下剂。另外,腹痛遇寒则加重。
我投予大建中汤,一日用量为蜀椒3.0克、干姜8.0克、人参4.0克、胶饴60.0克。服药三天后,腹痛完全消除了,食欲大增,自然便一天一次。患者非常高兴,便大吃大喝起来,二、三天后腹痛又发作了。
于是,这次给予蜀椒6.0克、干姜16.0克、人参8.0克、胶饴.0克为一日量。服药四天后,发生二次剧烈腹泻,呈水样便,腹痛反而加剧。患者来电话询问原因。
我回答说,这是药物瞑眩现象,是疾病根治的前兆,不要害怕,请继续服药。于是患者继续服药一次,马上又出现剧烈腹痛,上吐下泻,难以忍受,又打电话询问如何处理,我还是重复了前面的话。
第二天,我确信应该痊愈了,便打电话询问病情。患者的家属回答说,昨夜吐泻越来越重,最后全身痉挛发作,恐怕这样会有危险,便请附近的医生来注射了药物。今天早上病痛全部消失,现在熟睡中。
这是该患者最后一次诉说腹痛,从此以后腹痛未再发作,身体开始长肉,恢复了健康。
这次的药物瞑眩现象是因为药量过大,如果药量再小一些,瞑眩现象可能就不会发生,但患者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也许会更长吧。
这个验案是我三十三岁时经历的,的确是血气方刚时期之所为,现在想起来感到可怕。
大建中汤有特异性腹证,诊断并不困难。但是肠管蠕动不安、从腹壁可以观察到肠管运动,这些症候并非大建中汤证所独有。小建中汤、人参汤、真武汤、旋覆花代赭石汤等证也可以见到。
另外,肠管蠕动运动并不分明时,也有宜于使用大建中汤者。我自身曾患肾结石并苦于剧烈疝气疼痛,使用大建中汤排出小豆大小的结石两颗而愈。那时腹部嘭嘭地紧张着,充满了气体,肠蠕动并不清楚。
曾有一例阑尾炎引起的局限性腹膜炎,每天体温在38.0℃以上,腹痛不止。我给予大建中汤治疗,腹痛迅速缓解,从肛门排出大量恶臭脓液,随后便痊愈了。星野俊良君也报道过大建中汤治疗道格拉斯窝脓肿,排出大量脓液后而愈的病案。
(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