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少年专注力研究院
这几天,全国气温来了一个“大跳伞”,而我因为保暖不当患上了重感冒,医院吊盐水,因而认识了一位小友潼潼。
从他那里了解到,有时候孩子得的不一定是“多动症”,或与过敏性鼻炎有关系。
01多动症?还是过敏性鼻炎?
潼潼是一个活泼好动、能言善道的男孩,今年8岁了。
初相见,妈妈紧抱着他,嘴里一直嘟囔着,“都是妈妈不好,一直以为你多动症,没想到你是鼻子难受导致的。”“如果我平常多关心你,或许能早点发现。”
潼潼妈的强烈自责心理,估计只有同为父母才能感同身受吧!
从小学开始,潼潼就得了一个“怪毛病”:喜欢在人前挤眉弄眼,突然会连续眨几下眼,又或者使劲努着鼻子做各种怪表情。
起初,他妈妈以为孩子是从同学那学来的坏习惯,教育几次就会改正,没怎么放在心上。
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潼潼的行为不仅没改,反而愈来愈严重,甚至表现得比平时好动些许。他妈妈也频繁接到班主任的“投诉”:
你家潼潼总做些怪表情“吓唬”同学,惹得哇哇大叫;
上课总是注意力走神,不认真听讲,带都带不动;
手上小动作不断,不是扣橡皮,就是摸玩具......
孩子一刻也停不下来,是不是哪有问题?
老师的“义正辞严”,犹如一根钢针,一下子扎疼了妈妈的心脏,差点眼泪就掉落下来。
潼潼的“怪异”还不止于此。夜间睡觉的时候,他很容易出现鼻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睡眠产生障碍,时不时会被惊醒。
这也导致潼潼白天精神不佳(没睡好)、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常常会为一点小事,和同学爆发冲突,发脾气(大哭大闹),说“气话”,着实让家里人头疼不已。
“难道我的孩子真的有问题了?”潼潼妈内心抑制不住地想。
因为所住小区的另一个孩子,潼潼妈第一次听说“多动症(ADHD)”这个名词,它的症状描述与潼潼的行为特征十分相符,都是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潼潼妈的第一反应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家中的长辈亦是这样认为的。
“本以为守得云开见月明,谁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想到多动症治疗一年多,潼潼还是老样子,没有一点儿改变,反而期末考成绩吊车尾。
幸亏一位当护士的闺蜜,给潼潼妈打开一个新思路,“你家孩子应该不是多动症吧。”
为了搞清真相,妈妈带着医院儿科进一步确诊,主任医师详细咨询孩子的患病过程和具体症状,随口问了一句“孩子经常性打喷嚏吗?”这句话犹如及时雨,救了孩子于水深火热之中。
主任医生让潼潼接受了鼻腔检查和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结果表示患者为螨虫强阳性,是由吸入性应变原引发的过敏症状。
最后,主任医师给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孩子得了过敏性鼻炎。
看到诊断结果,妈妈又喜又气,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但让人不解的是,明明是过敏的问题,怎么会与多动症有了关联?
由于过敏性鼻炎,在发病初期患者的咽喉、眼睛、耳朵会瘙痒,需要经常去揉搓相关的部位,从而导致孩子挤眉弄眼、专注力分散、睡眠障碍等多动症状,以至于引起不知情老师或家长的误解。
因而,孩子出现多动行为,并不一定是患有多动症,也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导致的。
其实,只要多留心,还是可以通过蛛丝马迹来发现过敏性鼻炎、多动症的不同之处。
比如说,多动症患者无论做什么都无法专心,而过敏性鼻炎会在感兴趣的事情上坚持较长的时间,会伴随打喷嚏、咳嗽等症状。
但多动症与过敏性鼻炎,除了病症相似,容易混淆,真的就没有其他的关联吗?
这将是我接下来要讲的重点。
02过敏性疾病、多动症之间的关联?
过敏性鼻炎和多动症为什么会有联系?这个目前还待研究,但从文献资料来看,存在不同的学说。
此外,下文也会和大家科普有关儿童ADHD和过敏性疾病潜在的关联,涉及遗传基因、神经递质、神经免疫、肠-脑沟通以及睡眠加重机制等因素。
接下来,就让我们赶紧切入正题:
1.基因和递质学说
过敏与ADHD可能分享共同的发病机制。
首先体现在基因遗传层面
ADHD是一种神经-基因相关的疾病,过敏性疾病和ADHD均有高度遗传性。
过敏性疾病涉及免疫系统的紊乱,早先发现一些参与调节免疫系统的基因,可能与ADHD症状的发展有关。
其次体现在递质和信号通路层面
ADHD患者存在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羟色胺功能下降,上述递质紊乱其实在过敏性疾病中同样存在。
早期ADHD曾被假设为过敏性疾病的不良反应,但是Pelsser等学者提出假设:ADHD并非由过敏反应引起,其本身或许就是一种过敏性疾病。
不过过敏和ADHD可能共享的遗传基因和分子通路尚处于推测阶段,有待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研究来证实。
2.神经免疫学说
儿童发育过程中,过敏免疫激活调节着关键的神经免疫交互作用,进而影响神经发育和脑功能,过敏免疫激活作用可能有助于ADHD的发展。
功能性磁共振证明,与ADHD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层区域在过敏性反应中被激活,影响执行认知功能如计划行为、决策、动机和注意力。因此,过敏反应释放的促炎介质可能通过影响ADHD相关的大脑回路增加ADHD发病风险。
3.肠-脑沟通机制
近年来,肠-脑沟通机制在情绪、行为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
肠-脑之间通过肠道黏膜免疫、神经内分泌、肠道迷走神经3条主要途径进行沟通,建立肠-脑功能调节轴。
其中,参与过敏调节的肠道菌群在肠-脑沟通中起重要作用,肠道菌群主要通过调控宿主对致病微生物的免疫反应以及自身免疫应答,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也可导致免疫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宿主的情绪和行为。
胃肠道微环境变化还可通过改变迷走神经的激活状态,调节多种复杂行为,包括情感和认知行为、焦虑、压力。
另外肠道细菌能刺激肠道细胞产生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其中多巴胺、5-羟色胺被认为和ADHD的发展有关。故而肠道菌群对神经发育性障碍ADHD的影响也备受